博士也好,硕士也好,本科生也好,同样面对这毕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尤其是一名来自农村被家里人给予厚望的中科大博士,当因为论文问题无法毕业的时候,内心的冲突是巨大的,心理危机也是巨
博士也好,硕士也好,本科生也好,同样面对这毕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尤其是一名来自农村被家里人给予厚望的中科大博士,当因为论文问题无法毕业的时候,内心的冲突是巨大的,心理危机也是巨大的,很遗憾他选择则了自杀,同时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搞笑,对于压力的管控和危机的干预是缺失的。
不重视心理危机的国人
很多人也许会说,大学生已经成年了,有什么心理危机承受不了的,没有遇到压力的时候人们都会这么说,遇到了就不一样了,其实真正的大学生活中不单单只一板一眼的学业,只有有轻松惬意的业余生活,同样有着生活的压力和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当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没有有效处理的负面情绪,只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压力,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严重到威胁生命安全。
上海市教委曾经向社会发布2008 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 当年上海市高校共19人自杀, 自杀率为3.2/10万 ; 2009年有所减少,共发生16 起大学生自杀事件,13人死 亡,自杀率 约为2.0/10万。想想看,上海虽大,但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还有那么多自杀的例子,究其原因就是精神压力、负面情绪或者说是没有度过这次的心理危机。
就好比刘春杨,在如此好的年纪,只是因为承受不来无法如期毕业的压力而选择了投河自杀,如果有人提前发现他的情绪变化,给与必要的关心,相信他也会很快度过这次的心理危机的,
我们的大学虽然也有校医,也有心理辅导老师,但充其量只有象征性意义,对于真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缺少必要的指导,不具备危机干预能力,甚至忽略遇到心理危机的学生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我们的校园亟待改进的地方
如何面对危机,如何正确度过危机,是需要专业的辅导的,这一点其实很多的大学教师都可以做到,而且我们的精神卫生工作者也可以有组织的到我们的中小学和高笑进行健康教育,教授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的学生们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了解正确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承受和忍耐。
我们的优秀学子,没有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却倒在了胜利的前夜,所有人都会认为非常可惜,可就是这么让任何人都看来不值得的事情,却成为了刘博士的终章。
千万不要忽视我们的负面情绪,更不要忽视心理危机的干预,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但这话只有过来人才会说起。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疑问可以私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