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室是蒋家王朝的”内廷“,很容易让人想到清朝的军机处。
蒋介石在江西与红军作战期间,除开秘书、副官等亲信侍从人员,还需临时抽调参谋人员随蒋到各地工作。善于察言观色的
侍从室是个很特殊的部门机构,与军统和中统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最开始的秘书处兼幕僚组织,发展成为覆盖党、政、军的功能型部门,实际上仍然是老蒋在加强自己的统治权。
智囊团在任何时候都很吃香,因为没有哪个高层领导会是全能的,智囊团在计策、决策以及战略执行等方面的作用在领导班子中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当年袁世凯为称帝便产生了所谓的“筹安会”,实际上也就是袁世凯的智囊团。
蒋介石在和汪精卫、李宗仁他们的争斗中虽然站稳了,但是老蒋的目的是进行独裁统治,这点实际上与袁世凯称帝也差不多,所以他当然也需要智囊团。
侍从室在国民政府中处于什么位置?在老蒋心中是什么份量?
一
蒋介石的侍从室,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直接听命于老蒋,等于说是国府“皇帝”的直管部门,论权势论风光那绝对是最高级别的。侍从侍从,说白了就是专门为老蒋服务的。
1932年3月,国民党在洛阳召开四届二中全会,宣布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介石任委员长,这也是老蒋“蒋委员长”这个名头的由来。1933年,侍从室成立。事实上,在北伐时期老蒋便已经有自己的侍从室,促使老蒋设置侍从室的正是他的首席智囊杨永泰,当然那时候的侍从室没有正式编制。
二
1936年1月,老蒋对侍从室进行了改组,原因很简单,目的很单纯,为了强化军事委员会的指挥职能,谁指挥?不正是蒋委员长?所以老蒋改组侍从室就是为了强化自己的独裁统治。1936年改组后的侍从室职能也开始细化,分为侍从室第一处和侍从室第二处,侍一处负责军事和情报业务,侍二处主要负责处理党务和政治业务。侍一处首任主任是钱大钧,钱大钧的履历还是很厉害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先后在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任职,参加过讨伐陈炯明、蒋冯阎战争等,很得老蒋看重。侍二处首任主任是陈布雷,这位的名气也不小,被称为“文胆”,更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美誉。
1940初侍从室再次扩编,成立了侍从室第三处。侍三处负责人事调查和业务考核,首任主任是陈氏兄弟中的陈果夫,陈果夫当时在国民党什么地位不用说了吧?
此外,侍从室还包括侍卫长室和参事室。
三
侍从室的三个处,阵容也很豪华,我们可以看下这三个处的历任主任,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得出老蒋对侍从室的看重程度。
侍一处:钱大钧、林蔚、贺耀组、张治中、周至柔。
侍二处:陈布雷,周佛海、张道藩、陈方先。
侍三处:陈果夫,罗良鉴、刘咏尧、萧赞育。
有人说,蒋介石的侍从室颇似清朝的军机处。但是事实上,侍从室的地位可能高于军机处,职能职权皆多于军机处。
军机处是从皇帝的秘书长发展成为覆盖政、军的最高行政机构的,无独有偶,侍从室的发展脉络也与军机处相似,但是侍从室的覆盖面更广,党、政、军以及人事都包括在内,同时又兼有智囊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独立于相应的党、政、军等各类部门机构之外,直接受老蒋领导,并且老蒋又很重视侍从室的意见和建议,这就很恐怖了。
四
侍从室虽然在编制上是军事委员会的下属机构,但是谁都知道军事委员会管不到侍从室,也都知道侍从室所具备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比如说后来成立的侍二处第六组,这个第六组主管情报工作,这意味着第六组虽然中统和军统高调,但是管着这两统,很有意思吧?在老蒋决定成立第六组的时候,收到风声的戴笠到处送钱送礼物托关系,就是为了能当上第六组的组长。不过,老蒋最后把组长给了唐纵,然后戴笠就开始动不动巴结和讨好唐纵了
侍从室的权势可见一斑。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改组成立为国防部,作为军事委员会下属机构的侍从室也被划入正常编制,侍一处改组为参军处警卫室,侍二处、侍三处则并入国民政府文官处。
1945年10月1日,侍从室被正式撤销,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