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步枪应该是指老式的单发手动步枪和手动的狙击步枪,这些步枪上没有枪口制退器是因为这些步枪不需要使用枪口制退器。
枪口制退器也叫膛口装置,主要用于减轻枪口上跳,提高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大口径步枪就不提了。
二战前,各国均装备后世所谓“全威力步枪弹”。全威力步枪弹的装药量比今天普遍用于突击步枪的中间威力步枪弹更大,后坐力也更大,因此一些全威力步枪尤其是自动步枪配备了枪口制退器。
苏联AVS-36自动步枪发射7.62x54mmR步枪弹,配备大型枪口制退器,但依然存在射击精度过差的问题。之后,苏联红军暂时放弃了全威力自动步枪(后来少量装备AVT-40自动步枪以填补DP-28轻机枪的空缺)。
苏联SVT-40半自动步枪是二战苏联主力自动装填步枪,早期采用类似SVT-38半自动步枪的多孔式枪口制退器,后期采用两对大型开孔的简化式样。
丹麦工业集团公司(又名麦德森公司)在二战后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推出了一款发射全威力步枪弹的栓动式军用步枪,称为“轻型军用步枪”或M1947步枪,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选择口径(哥伦比亚海军在1958年购买了几千支.30-06口径型)。考虑到亚非拉地区士兵的体型,M1947步枪配备了枪口制退器,以减缓全威力步枪弹的后坐力。
日本64式自动步枪发射减装药的7.62x51mm步枪弹,枪口动能不足2400J,但是出于对射击精度的执念依然配备了枪口制退器。
就算是采用中间威力步枪弹的突击步枪,也有为了提高连发射击精度而配备枪口制退器的。
苏联AK-74突击步枪的枪口制退器使该枪的后坐力比美国M16A2突击步枪更低,缺点是会让枪口火焰更加明显。
俄罗斯政府在2015年向卡拉什尼科夫公司下订单,要求对现役AK-74M突击步枪进行升级改造。为了消除更加明显的枪口火焰,新的枪口装置在原有制退器的前端增加了一个喇叭型消焰器,再用一个圆筒全部套起来(图中未安装圆筒)。从近期叙利亚战争的视频资料来看,俄罗斯特种部队也有给AK-103突击步枪(发射7.62x39mm步枪弹)配备这种兼具消焰和制退功能的枪口装置。
芬兰Rk.95 TP突击步枪是改进版AK-47突击步枪,发射7.62x39mm步枪弹,配备了兼具消焰和制退功能的枪口装置。
日本89式突击步枪也配备了兼具消焰和制退功能的枪口装置。
至于评论区有人提到国产95式突击步枪的枪口装置,那就是个比较细长的喇叭型消焰器,不具备制退功能;因为是精铸成形的,而国产铸件质量不高,所以在外面增加了几条加强筋,看上去像鸟笼式消焰器:
相比之下,国产03式突击步枪的喇叭型消焰器是直接车出来的,既容易生产又保证质量,就是容易被人嫌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