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题主是不是想问:
1、伏羲、炎帝、黄帝是个神的还是封号?
2、“神农氏与蚩尤作乱却弗能征”是出自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里面有记载有炎帝,是不是跟1问题中的炎帝是同
不知道题主是不是想问:
1、伏羲、炎帝、黄帝是个神的还是封号?
2、“神农氏与蚩尤作乱却弗能征”是出自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里面有记载有炎帝,是不是跟1问题中的炎帝是同一个人?
这样的两个问题?先讲第一个问题,中国古神话与历史通常在上古中国古文化中是有交融。我们先探讨“伏羲、炎帝、黄帝”的古籍记载,其中“伏羲”与“黄帝“是最早见于先秦古籍《世本》中记载的三皇,《世本》中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黄帝,而《古微书》引用了《帝王世纪》中延续最有影响力的《世本》中三皇的记录,所以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公认的上古社会三位杰出的帝王。而炎黄二帝最早见于《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的史料。当然后来,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国家”又通过这一场战争融为华夏民族(“国家”)。除却上述这些典籍外,历朝历代也陆续记入史籍。所以从史书古籍的角度来说,应该是要认为伏羲、炎帝、黄帝是一个帝王的封号。
但是由于是上古史记,民间也有很多的传说,其中道教的神灵排位:三清、四御,与儒教神灵排位:天地祖先(三皇五帝),都有供奉三皇,但民间供奉中三皇既有包含炎帝也有不包含炎帝,既是泛指也有特指,所以从神话或宗教的角度,也是可以把伏羲,炎,黄看做一个神,也是没问题的。
注释:
伏羲,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一般都视为华夏民族先始祖的三皇之一,跟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传说是燧人氏之子,女蜗为燧人氏之女。在楚帛书记载视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历界”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洛水上游)成, [4] 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关中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再看下“神农氏与蚩尤作乱却弗能征”中,本句其实出自《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全段落为:“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讲到炎帝的段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同时又交代了黄帝段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翻译下大概的意思:三皇之一的神农氏的后代逐渐衰落了,诸侯割据,分别强大的诸侯有:轩辕黄、炎等等,都号称帮神农氏去讨伐不听话的诸侯,但几场战争下来,轩辕打败了炎帝。其中蚩尤强大后就叛乱了,又打了几场战争打败了他,一统天下,诸侯就尊轩辕代替神农氏做天子,这就是黄帝的由来。
所以从《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可以看出,炎帝是与上述的炎帝是同一个人。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我是神神叨叨的阿宝,热衷于研究文化民俗,会不断的给大家分享民俗传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