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一个让古往今来无数小说家喜爱的话题,出于对梁山好汉结局的惋惜与遗憾,或者站在官府的角度捍卫正统,以至于出现了很多有关《水浒》的续书和改编作品。
今天就和大
《水浒传》是一个让古往今来无数小说家喜爱的话题,出于对梁山好汉结局的惋惜与遗憾,或者站在官府的角度捍卫正统,以至于出现了很多有关《水浒》的续书和改编作品。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残水浒》中一百单八将的大致结局。
与历史的呼应
我们都知道,《水浒传》是根据历史上“宋江起义”为原型创作的,除了部分人物姓名,基本都是虚构原创。历史上张叔夜最终平定了宋江起义军,三十六员起义头领被俘。而施耐庵在创作时,将三十六将扩充到了一百零八位,组成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
而《残水浒》中梁山最终依旧难逃四分五裂的结局,只不过相对于原著,每个人都找到了似乎更适合自己的归宿,起码在多数人眼中是这样的。而最后剩下的头领被张叔夜擒获时,正好是是三十六人,与历史相呼应。
分崩离析的梁山泊
说起梁山的分裂,根源还在宋江身上,不同于原著中争议虽多,但也并非全无优点。《残水浒》中的宋江是一个十足沽名钓誉的卑鄙小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恶”被揭露,而颇具性格的各个头领对他的不满日益见长,于是,梁山脱离了宋江的掌控……
边关告急,公孙胜以惦念老母为名,与樊瑞离开,从此音信全无。
周通强抢民女,被武松痛打,按照梁山的规矩本应正法,但宋江却出面和稀泥,这让一向刚正的裴宣不满,于是留书离开。
宋江与吴用准备攻城略地,想起失踪多日的李逵是个好手,只以为他是私自下山立功去了,不想扈三娘却献上李逵人头。原来王英和李逵打架,一怒和妻子说出了扈家庄满门被杀的真相,大着肚子的扈三娘趁李逵洗澡时,用手弩将其射死,砍下人头。扈三娘说这些时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气得宋江直翻白眼,本想发难,不想朱仝大加赞扬,使得宋江进退不得,只能不了了之。
已经效力于种师道的王进出现,书信邀请林冲加入西军,于是林冲与史进以及徒弟曹正以为王进母亲送丧为名离开了梁山,之后还作为官军大将,随种师道攻打梁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发现了晁天王之死的真相。
宋江、吴用打算投金,让过去一直在金邦活动的段景住联络,正当段景住眉飞色舞的讲述种种时,大刀关胜冷不防一刀将其砍成两段,声称谁要当汉奸,就以此为例,一个敲山震虎,让宋江、吴用傻了眼。
除了原著毫无性格的扈三娘、关胜得到了充实外,小人物焦挺也高光了一次,和吴用大吵一架,并说出了宋江等人的本质目的。大家都是独立个体,自然有各自想法,为何宋江非要大家集体奔个前程?原因无他,出身只是郓城小吏又没什么特长的宋江到哪也不会受重视,只有靠着江湖地位拉着这一大票有本事的才有资本。
焦挺一怒而走,投了种师道,鲁智深、武松、施恩也随之而去。
另外,人称“当世孟尝”的小旋风柴进为何多年来仗义疏财?实际上作为柴氏之后,柴进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想借江湖之力重振祖上荣耀,他与王伦、晁盖、宋江甚至方腊等人曾经秘密签署过盟单,当初李逵留在柴进庄上,实际就是宋江有意为之,他知道李逵早晚闯出祸来,到时就由不得柴进不上梁山,而一旦上了梁山便在自己掌控之中。而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盟单,去除自己姓名,以免在招安时被抓住把柄。
柴进早就洞悉一切,而且宋江在梁山屡次对其加害,虽然柴进一一化解,但实在不想再将自己置身危险之中,于是下山回沧州为民,也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所谓追求。而他多年来诚心待人,也得到了福报,鲁智深等人为他做了伪证,向种师道证实,宗室柴门之后的柴进和梁山泊小旋风柴进并非一人,将柴进洗白。
宋江被这些不听话的小弟所作所为气得患了病,将大权暂时交付给卢俊义和吴用,这时正好赶上种师道征讨梁山,林冲也随军而来,并负责招抚。卢俊义舍了宋江,暗中与种师道联系,率领梁山的军官团归顺。吴用一向左右逢源,知情势不利,也跟着投了种师道,同时还带了几个人。
等宋江一觉醒来,梁山头领已经去了大半,自己心心念念招安,结果自己却被抛弃了,最终,他带领不愿招安的三十五个头领出逃准备投奔大金,在海州被张叔夜抓获。
宋江的性命是无忧的,因为很大概率会被特赦,但大刀关胜的一席话,却将宋江彻底打入深渊,总结起来无非三点:晁盖之死、加害柴进、弃父出逃。
关胜说完,起身飘然自去。宋江回过头,早瞥见三十几对眼珠,一颗颗冒着无限杀气,齐齐向身上射来。宋江坐在杀气之中,不言不语,缩着头,静候赦书。
一百单八将的各自结局
下面我们就大致说一说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各自结局。
其实就个人而言,是不支持晁盖被宋江所杀这一理论的,因为晁盖阴魂找史文恭报仇这件事解释不通,毕竟《水浒》本身就带有神话色彩,你把它去除掉,就少了很多东西,很多问题也就解释不清了。
不过每个人的解读不同,最终这样的结局也只代表作者自己的理想化,至于是否合理性和被大家接受,就见仁见智了。就个人而言,觉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