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于永城市陈集乡丁集窑场的“宋孟姬匜”是干什么用的?

-----------------------------------------------
洗手要用流动的水,这是不是常识?不但你知道,古人也知道。
古代没有自来水,就要用容器装水倾倒,模拟流动的水,古代没有下水道,流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09 20:19:16

-----------------------------------------------

洗手要用流动的水,这是不是常识?不但你知道,古人也知道。

古代没有自来水,就要用容器装水倾倒,模拟流动的水,古代没有下水道,流下来的水就要用一个容器承接,然后再倒掉。

所以,青铜「 匜」其实用来装水倾倒的容器,而青铜「盘」就是承接流下来的水,一起配合使用用来洗手,功能就和现在的洗脸池一样。

《周礼·春官·郁人》:凡祼事沃盥。 孙诒让正义:沃盥者,谓行礼时必澡手,使人奉匜盛水以浇沃之,而下以槃承其弃水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奉匜沃盥。

那沃盥之礼的整个仪式是怎样的呢?凭着文献的记载和出土文物我们大致可以还原过程。

【沃盥之礼】来自周礼,所谓「礼不下庶人」,周礼也就是周到贵族生活方式。

周礼规范一切言行举止,从生老病死,到婚丧嫁娶。

周礼干什么都非常讲究仪式感,今天日本人说他有这茶道,那剑道,主要是浪费在无用的仪式上,但是跟我们华夏先祖比起来仍然是不值一提。

我以贵族之间的交际行为举例,你就可以明白沃盥之礼的来龙去脉。

周代的华夏贵族,走亲访友,走到朋友的院子门口,有两条鹅卵石路铺到别人家里,周礼规定客人是要走右边的一条,主人走左边一条,就是这么细节。

其实四合院,就是周礼的典型体现。

贵族之间交际,是要有乐队伴奏唱歌的,所谓《诗经》的风、雅、颂都是贵族唱出来的。

比如:〖风〗,就是地方民歌,周皇室派皇家音乐家去各诸侯国民间〖采风〗,有些好听的民歌就被皇室乐府和贵族所用。

今天我们很难想象走亲访友还要「对山歌」。

这里就不细说,从「吃饭」开始:

吃饭的时候,都是有乐队伴奏的,〖风、雅〗就是用于娱乐、交际的音乐。

我们都知道成语「钟鸣鼎食之家」,就是说的贵族家庭。

青铜「钟」大家都知道,吃饭乐队伴是贵族逼格也可以理解,「鼎食」什么意思?

「鼎」一般是用来煮肉的,先秦贵族和统治者才有大量食肉的机会,而且官员的俸禄就是肉,收税一般都是谷物和肉。

这就是「鱼肉乡民」的原始意义。

什么样级别的贵族,能吃什么样肉,用几口【锅:鼎】,几个【电饭煲:簋】,周礼都有规定。

这也就是所谓的【列鼎制度】:

最高级别就是周天子的【九鼎八簋】:

像孔子是低级别的士,他只能用一个鼎煮腊肉吃,所以,孔子是收学费,他收学费就是收腊肉。这是真的,《论语》记载的。

所以「钟鸣鼎食」,有点像今天我们说的「米其林餐厅的烛光音乐,澳洲叻眼牛排晚餐」,浪漫又高贵,逼格侧漏:

而且那时候还没有「筷子」这样的餐具,很多时候直接用手拿食物。所以洁手是非常必要的。

「大块吃肉」的时候用的是叫做一种「匕」的青铜器。

「匕」的功能「刀叉勺」三位一体,可以割肉,也可以叉肉送到嘴里,还可以喝汤。

青铜匕简直就是餐具中的「瑞士军刀」:

那么「钟鸣鼎食」之前的洗手,就是「沃盥之礼」。《礼记》是这样记载的:

够逼格吧,洗个手,三个人伺候,如下图所示:

1、少者:年轻奴隶,一般称之为「童」。

2、长者:老奴隶。

3、授巾:一般是女佣,一般称之为「妾」。

4、贵族主人

「童」「妾」都从「辛」,表示有罪为奴的人。

「少者奉盘」还不是手拿着,而是用头顶,免得贵族弯腰累到了,你说贵族的谱大不大?

出土的墙盘背面花纹都被磨光了,考古学家认为是长期头顶磨损的。

青铜器是耐用品,可能用几代人,所以是「长期磨损」。

-------------------------------------------

再来简略谈下题主说的青铜器。

上古青铜是稀缺资源,贵族制造一件青铜器,都会把自己姓氏刻在上面,说一句吉祥的话语,最多的就是「某某造子子孙孙用宝用」,

这叫做记名金文,是殷周青铜器金文最多的一种。

还有诸如记载「祭祀、赏赐、册命、旌功、训诰、战事」等等,上文说的墙盘比较特殊,上面的金文是契约金文。

题主说的【宋孟姬匜】上的铭文「白乍宋孟姬也其子子孙孙永寳用之」就是记名金文。这个「宋孟姬匜」我没有详细考证,我也就不随便发表意见,只从铭文的角度简单说下几句。从铭文来看「孟姬」,说明是排行老二的女性。「白乍」就是「伯作」,大白话就是「老大制造」。说明这件青铜器是陪嫁青铜器,极有可能是「媵器」,那啥叫「媵器」呢?说起「媵器」就要说「媵婚」,是先秦很奇葩的一种婚姻,就是:假如你是女人,你和你姑姑、阿姨一起嫁给另一位贵族。为什么会有这种奇葩的搞法?「媵婚」算是一种政治联姻。你也许会问:政治联姻有必要一家通吃吗?江南皮革厂的黄鹤都吃小姨子,姐妹共伺候一夫可以理解,如果加上姑妈群p,就令人发指了?其实,这跟西周宗族制度有一定的关系。细讲很复杂,西周的家庭非常庞大,可能是几十上百人。,而这些女人都是来自一个宗族大家庭。一般人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

-------------------------------------------

最后来看古文字的「盥」几乎是察而见义,一看就明:从「水」从「皿」从「手」,甲骨文没有「水」。所以,盥,会意字,就是用简笔画画的洗手场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