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第一代哥斯拉见于电影《哥斯拉1954》,当时的设定是“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的罕见海栖爬虫类和陆生兽类的中间形态生物。”
哦豁完蛋,查无此兽了。所谓中间形态,意味
谢邀。第一代哥斯拉见于电影《哥斯拉1954》,当时的设定是“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的罕见海栖爬虫类和陆生兽类的中间形态生物。”
哦豁完蛋,查无此兽了。所谓中间形态,意味着电影里的科学家也不知道怎么给它归类。那么现实中的科学家怎么说呢?
事实上,1998年还真有一位古生物学家列举了诸多证据,企图证实哥斯拉就是恐龙。他认为哥斯拉的短头骨、四手指、瘦尾巴都是恐龙才有的特征。
但如果要较真的话,哥斯拉和史前鳄鱼的相似之处也不少。当然,和任何一种实际存在的生物都不相似的是尺寸和体重:
一代哥斯拉身高50米,体重两万吨,内置核反应炉。后来的哥斯拉设定有所变化,最重的接近十万吨,身高超过百米。
已知最大的恐龙也不过190吨,哥斯拉的密度简直离谱。
很难想象什么样的血液循环系统能为这样一副躯体所用。我觉得不如把哥斯拉设定为外星生命,不必在地球生物链上给它找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