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想出家?

西藏那边的,可以算说是风俗吧,男的出家的概率比较高,就好比我们经常在电视里面看的西藏那边的喇嘛比较多,年龄大小不等。要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为什么还有那么选择出家的呢?可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6:00:49

末学很想出家,暂时福报不够,机缘不到。

分享一些高僧见解吧

若能出家,需要往昔种下善因,功德很大

如果有些人实在没有出家的缘分,只要能受持一分以上的居士戒,也会今生幸福、后世安乐,在弥勒佛出世时一定会获得圣果。

有些论典中说,若在迦叶佛时代守持过戒律,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会获得解脱。

按照根霍堪布的教言,如果在迦叶佛时代闻思修行过佛法,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会获得解脱。

也就是说,若在前佛的教法下种过解脱因,则在后佛的教法下必定能得解脱果,这是一种无欺的缘起。 所以大家应受持一分以上的戒律。

现在有些人认为,在家人跟出家人的区别只是有头发和没头发,其他方面都一样,他们经常说:“出不出家都无所谓,只要做个好人就可以了。”

还有些人认为,守戒只是外在的形式,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这些人经常说: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其实,这些都是不懂佛法的愚痴说法,在家与出家绝对是不同的,在家人根本无法与出家人相比; 守不守戒的差别也很大,对济公和尚那样的大成就者来说,喝酒吃肉确实是“佛祖心中留”,但对凡夫人来说,喝酒吃肉则是“贪嗔心中留”。

在家与出家的差别

由于所依的身份不同,即使是做同样的善法,在家人的功德根本比不上出家人。

《宝蕴经》云:“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持供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

根据这个教证,一个清贫的出家人花五毛钱供一盏灯,一个富裕的在家人花五万块钱供成千上万盏灯,前者的功德远远超过后者。

在家人虽然能作广大的财施,但这远远比不上出家人修持清净妙法的功德。《宝积经》云:“设满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意思是,假使以遍满恒河沙数世界的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出家修持清净妙法的功德大。

尤其末法时代出家持戒的功德更大,《三摩地王经》云:“于恒河沙俱胝劫,具清净心以饮食,幢幡以及油灯鬘,侍那由他俱胝佛,谁于正法极衰败,佛教即将灭尽时,一日中受一学处,福德远远胜前者。”说得也很清楚,于无量漫长的时间中,以种种上妙资具供养无量如来,这个功德远远不如末法时代一天出家受持一分戒律的功德。

总之,在家居士虽然在世间法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这根本无法与出家人的功德相比。

《大智度论》云:“孔雀虽有色 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就像孔雀虽有美丽的羽毛来庄严身体,却比不上能自在高飞的鸿雁;同样,在家白衣虽然拥有富贵权势,却不如出家人的功德超胜。

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一再呵责在家的过患,赞叹出家的功德。世尊曾说:“诸在家众如住于火坑。诸出家众如住于凉室。”《文殊师利问经》云:“住家者魔王爱念。出家者令魔恐怖……住家者是黑暗。出家者是光明……住家者多散乱。出家者无散乱……住家者增长烦恼。出家者出离烦恼。”

与在家人终日忙于养家糊口相比,清净戒律的出家人根本不必为生活操劳,这是一种无欺的世俗缘起。

佛陀曾说:“纵诸在家者,指甲上耕田,我之出家众,生活无贫穷。”

如今,全世界都处于金融风暴后的大萧条中,许多企业停产、倒闭,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许多世间人痛苦万分。

在座的道友如果没出家,可能现在每天也在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处于患得患失中,但现在大家根本不用感受这些痛苦。

上个世纪50年代末,藏地出现了严重的饥荒,每天都有人饿死,但法王如意宝说,就是在那样的困难时期,出家人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经常有信士提供生活顺缘。

看到佛经中的教言,再联系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深深地感到出家人的生活太快乐了。一个人是否快乐,主要取决于内心。如果贪心很大,始终处于渴求的状态中,即使有再多的财产,内心也不会快乐。

如果贪欲微薄,恒时知足少欲,自然会活得快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在家人去商场,这个也想买、那个也想买,贪心不断滋生;而出家人到了商场,什么都不需要买,不会产生贪心。

世间有一个半杯水的比喻:

在一个悲观主义者和一个乐观主义者面前放半杯水,悲观主义者会很伤心:

杯子里有一半是空的!而乐观主义者会很欢喜:杯子里有一半是满的!在家人就像悲观主义者一样,总是看空的那一部分,觉得这也没有、那也没有,自然活得痛苦;

而出家人就像乐观主义者一样,总能看到满的那一部分,对一切都很知足,自然活得快乐。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如果人的内心恒时痛苦,他的身心是不健康的,如果人的内心恒时快乐,他的身心是健康的。

在家人和出家人的身心状态存在如是差别,所以很少能见到长寿的在家人,即使有些在家人能活到高寿,但也是老眼昏花,一副老态龙钟之相,相比之下,出家人中却有许多精神矍铄的老寿星。

当今时代,有些人见到出家人活得快乐自在,他们不理解这是佛陀的加持和出家人自身的功德所致,反而认为出家人只会享受,从来不回馈社会,就像寄生虫一样。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邪见。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有个别人虽然出了家,但他们既不闻思修行,也不利益众生,只是肆无忌惮地享用信财,这种人也算不上真正的出家人,佛陀在戒律中也遮止这种人享用信财。

但如果是一个戒律清净、精进闻思修行的出家人,则根本不是社会的寄生虫,他对众生的利益非常大。

实际上,某个地方有出家人是当地众生的福气,一个国家的出家人越多,对这个国家越有利。

当一个出家人安住在修行境界中时,无形中会对维护世界和平、增上众生的福报带来无穷的利益。即便不谈以内在的功德默默地利益众生,仅从外在的利他行为来看,出家人的杰出表现也是在家人无法企及的。

当然,个别福报不够的人虽然出了家,但他们不但体会不到出家的快乐,反而觉得出家生活很寂寞,不如在家人活得潇洒,总觉得自己的选择错了,甚至想脱下现在的衣服,换上在家的衣服,把头发重新蓄起来,这些人真的是着魔了。除了此类颠倒者以外,我想所有的人只要稍微分析一下,肯定都会厌离在家、欢喜出家。

本文主要参考索达吉堪布的开示。

些许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阿弥陀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