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到底是谁的儿子呢?你肯定会说是唐睿宗李旦。但其实不然,李旦只是李隆基血缘上的父亲,而李隆基宗法上的父亲,却是李旦的大哥李弘。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武则天在成为唐高宗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这个问题提的角度非常刁钻!我们先探讨什么是帝统,什么是法统,然后再梳理李隆基上位的过程。
帝统和法统指的都是帝系传承,但是两者不同。帝统指的是帝系传承的合法性,法统指的是继任皇帝的合法性。
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什么是帝系传承合法性?简而言之就是刘邦打下的江山,皇帝都由刘姓子孙来做,王莽、曹丕都是国贼,篡夺了帝统。
古人有云:“自可王孙承帝统,宁容国贼篡神州。”
什么是继任皇帝的合法性?简而言之就是这个皇帝上位是否符合礼法,即是否名正言顺!太子继任皇位,符合法统!先帝禅位,符合法统!拿到先帝遗诏,符合法统!
所以颠覆三观的结论来了:
曹丕建立魏朝是篡夺了东汉的帝统,但是符合法统,因为他拿到了汉献帝的禅位诏书,是”名正言顺“登上帝位的!相反刘备称帝虽符合帝统,延续刘姓江山,却不符合法统,所以后代史学家一般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而蜀汉、东吴作为割据政权。
李世民杀兄逼父,但是他的上位既符合帝统,又符合法统,因为皇位还是在李姓帝统传承,而且他是以太子之位接受李渊禅让登基的,完全符合法统。只不过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以下犯上,如果他是杀了李渊直接上位,那么他的登基不符合法统,没有拿到”合法性“证明!
另外提一下,虽然我们一直说封建王朝是“嫡长子继承制”,然而这并不是封建王朝的“法”,用现在的话说并不是《宪法》规定的,而是儒家、周礼共同渲染下大家遵守的“规矩”。不过有一人用书面的形式将它做了规定,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在《皇明祖训》中对后世朱家子孙的取名、娶妻等方方面面都做了规定,当然包括皇位的传承,即“嫡长子继承制”,无嫡子立长子,无子则兄终弟及。所有封建王朝中,明朝是对“嫡长子继承制”执行最彻底的王朝,除了朱棣篡位不符合法统外,所有皇帝继位都符合法统!朱厚照无子驾崩,从朱元璋定下的法统来看,皇位只能由朱厚熜继承,只要杨廷和敢提出其他人选,他就是乱臣贼子,违背了大明法统!
回到李隆基身上,先说说几人的关系,武则天有4个儿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其中李弘英年早逝,没有儿子,所以武则天下令,将李旦的第三个儿子过继给李弘,延续李弘香火。那么问题来了,李隆基到底是以李旦儿子的身份还是以李弘继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
答案很明显,他是以大唐皇太子身份继承皇位,不过他即是大唐皇太子,也是大唐义宗(李显追尊李弘的庙号)的继子,唯独不是李旦的儿子!
自永昌年间武则天下令李隆基过继给李弘后,从宗法上来说,李隆基就是李弘的儿子,和李旦已经没有关系了,在祭祀的时候也是祭祀李弘,而不是李旦!
那么为什么李旦要立已经不是自己儿子的李隆基为皇太子,而不是长子李成器呢?原因就是李旦能登上皇位一大半功劳都是李隆基的。
唐中宗李显驾崩后,韦后与安乐公主弄权,立唐殇帝为傀儡皇帝,欲效仿武则天临朝听政,谋取李唐帝统,在此情况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与安乐公主,废黜唐殇帝,拥立李旦上位。此时李隆基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政治资本,李成器也知道事情不可为,干脆顺水推舟辞让太子之位,李旦也就顺水推舟立李隆基为太子。
李隆基登基之后,还是很感恩李成器的谦让,因为他知道如果李成器硬要争太子之位,自己在法统上是争不过他的,无非是再发动一次“玄武门之变”把皇位抢过来,所以李成器去世之后,李隆基破天荒追尊他为皇帝,谥号“让”,这是莫大的荣誉!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李隆基对他宗法上的父亲李弘并不好,李弘去世时,李治伤痛欲绝,为表示对儿子的喜爱,追尊他为皇帝,唐中宗李显上位后,为表示对大哥的追思之情,又给他上庙号“义宗”,然而到了李隆基时期,开元六年却取消了李弘的庙号,背后有啥原因耐人寻味!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回答下题目,李隆基继承的是李唐帝统,以太子身份接受李旦禅让登基,只能说继承了李旦的帝位,符合法统,无法说继承了谁的法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