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垃圾平台,昨天上班接了一单,去到乘客起点,系统默认到达,可惜乘客定位问题,然后乘客要求更换位置上车,又去到乘客指定地方,发现乘客还是没到,由于那里公交站位置
定价逻辑错误,完全脱离现实
其实直接参考滴滴定价即可,滴滴可以做大,司机乘客都认可价格。只要标明提示,高速费分摊就行。
顺风车先有司机再有顺路,次序别搞错。乘客出行需求是没有变的,而司机是可以选择接或不接。须知顺风车是起点 终点 出行时间,三点对上才成事。
现在的滴答哈罗定价完全搞错主次,在乘客角度去定价。别看现在好像价格低了,司机要接单,必须绕路(时间油费),调整时间(时间成本),费用不调高的吸引司机迁就就更没有接单。
但没有司机接单,乘客一样要出行,最后还不是要加感谢费,或者最后改打车或大巴出行,时间成本出行成本更贵,还不如一步到位。
最后个人认为参考滴滴定价,但高速费要明确提出,可以司机占一半余下按人数算,或者直接每公里加0.1或多少。如不付,明确提示司机可以走国道。简单的说,要乘客知道顺风车是要付高速费的,司机收取是合情合理合规,司机不收是豪爽请客,而不是理所当然。大家少点争议。
最后补充一下,嘀嗒和哈啰还是这个定价机制不改变,等到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或者有个平台是参考滴滴定价的,这两家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