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吧,李渊为什么不能阻止“玄武门之变”呢?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李渊这个唐高祖,他没有实际的权力去阻止他的儿子们自相残杀。
然后我们来浅析一
苍茫大地认为:李渊压根儿没想到会有玄武门之变。
一、李渊遇到的是千古难题,他的开国功臣是他儿子,他只想安抚儿子们,让他们互相掣肘,以维护自己的帝权。李唐是父子共同创业打江山,开始建成、世民、元吉均有战功,现在的《新唐书》《旧唐书》被李世民黑过了,老李家男女老少都有军事遗传基因,光柴绍的公主老婆就组建一支娘子军就打得风生水起,李家的男子更是牛得不要不要!建成当年也曾平灭夏王窦建德余部骠悍的刘黑闼集团叛乱。
建成当了太子后,只能留守长安,军事奇才李世民的战功显然是突出的,封秦王,封太尉,封尚书令,封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开府仪同三司,允许他家中有个小朝廷,甚至李渊老爹还赏他造钱的炉子……
要是李世民只是功臣,不是儿子,一旦海晏河清了,李渊可立马收拾他,削其兵权,将其贬出朝廷,甚至捏造个罪名干掉都行!但李世民是他亲儿子,老年的李渊看到三个生龙活虎的儿子,他就想起了和老婆度过的许多良霄,步入老年的他舐犊情深,于是就采用大赏特赏的手段安抚秦王府。
建成是嫡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多年鞍前马后,长期经营长安,党羽已成,而且和元吉相勾结,对李渊的帝位也有威胁,不如让他们互相牵制,至少李渊的帝位还是稳定的。
二、李渊面对三子争位的事实,他的对策是糊字诀,李渊和稀泥的瓦匠做派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李渊是看在眼里的,他的策略是:谁也不想得罪,糊到驾崩为止。
我不想掉书包,再大段翻抄《资治通鉴》,简单聊几句,世民提前布局,派温大雅镇洛阳,张亮带大量钱财笼络崤山、函谷关以东豪杰,元吉告张亮造反,张亮被抓被审无果而赦,李建成请李世民喝酒又严重“胃出血\"!李渊决定让李世民回到陕东道大行台任上,镇洛阳,仿汉梁孝王刘武故事,裂土分茅,用天子旌旗。可李世民不乐意,李建成更不乐意。只好作罢。
元吉告世民造反,李渊不理。建成、元吉收买秦府将领尉迟恭等,未果;又上奏李渊,远调秦王府文臣武将,准奏!李渊的如意算盘是允许建成势力较秦王稍强,以便将来和平接班。但必须保持秦王府部分实力,一是国家有战事需要秦王征战,二是牵制太子势力。
三、事发突然,军事奇才秦王把他的奇谋运用于政变,把李渊、建成打懵了。
突厥郁射设率几万骑兵包围乌城,太子保举元吉替世民当元帅,皇上准奏,建成、元吉趁机收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同征并收秦王府劲卒(收归帐下)。
太子宫的率更丞王晊向秦王告密,说元吉拥有几万军队,想趁秦王到昆明池摆酒送行时,杀掉秦王。(这段史料令人玩味!证明几点,秦王早就在布局了,太子身边的人也在收买;加上玄武门守将常何,也收买,没野心,干这事为啥?建成收秦王兵将是真,但想害世民性命没证据!这很有可能是世民黑了初唐建成的历史!)
李世民联合秦王府旧部,使连环计,先状告建成、元吉同后宫张婕妤、尹德妃通奸。李渊眼看自己的脑袋快成呼伦贝尔大草原了,不知是计,急吼吼连夜急诏建成、元吉对质。建成不听元吉劝告,骑马奔向玄武门,世民收买的守将常何勾结世民,世民等早已张网以待,见建成、元吉如约而至,世民心花怒放,一箭射死大哥建成,此时尉迟恭率七十余骑赶来,把元吉射下马,这时世民的马被树枝绊住(杀了兄长,内心肯定也是翻江倒海),世民倒地不起,元吉夺弓要扼死世民,尉迟跃马来救,当年元吉曾被尉迟“空手套白刃\",三次夺鞭,元吉拔腿想逃往武德殿,被敬德杀死。
东宫卫队翊卫府车骑将军冯立、副护军薛万彻、屈咥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东宫、齐王府二千人直奔玄武门!薛万彻率部杀死守将君弘、吕世衡,但良久未能破门,万彻又扬言要攻秦王府,尉迟敬德拿出建成、元吉的人头,太子及齐王的将士溃散。
尉迟恭一身是血,冲进皇宫,威逼李渊,李渊措手不急,又见建成、元吉被干掉了,心乱如麻,为保性命,交出权力。下诏全国受秦王节制。天下大定。
李渊再不识时务,也是死路一条!连老年在皇宫里无聊得成了生孩子的机器也没机会!李渊晚年替世民生了多个弟弟,给世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李老二找父亲、兄弟下杀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李老二心黑手黑到如此地步,李渊做梦都没想到,他拿什么去制止玄武门之变?他心中的底线是老二在陕东道自治,形成与老大建成的事实割据,没想到自己也成了李二的菜!明着是杀建成,杀元吉,暗着谋算老爹!说不定,弄个李渊因病驾崩什么的!将军事运用于政治,李世民是军政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