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爵位有几种?

中国古代自从国家诞生,统治机器日益完善,政治制度逐渐繁密,与之相对应的功勋贵族表彰制度也愈发成熟,至清代时,爵位制度已经颇有特色。下面我们就清代的爵位制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08 06:58:39

按照《清史稿》职官志的分类方法,清代的爵位可以分成宗室爵位、功臣爵位、蒙古爵位、回部爵位、还有西zang爵位、土司爵位。其中清史爱好者比较能够见到的就是宗室爵位、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其余的都比较罕见。

宗室爵位,顾名思义是给予皇族内宗室的爵位。其爵位分成十二等,也可以分为十四等。十二等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十四等是增加了两个,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之间加了一个世子,多罗郡王和多罗贝勒之间加了一个长子。宗室爵位的特点就是品级都比较高,和硕亲王到不入八分辅国公都是超品,镇国将军同武一品,辅国将军同武二品,奉国将军同武三品,奉恩将军同武四品。不过宗室里拥有爵位的比例是比较少的。

蒙古爵位,顾名思义就是给内外蒙古贵族的爵位。其爵位分成汗王、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一等台吉或塔布囊、二等台吉或塔布囊、三等台吉或塔布囊、四等台吉或塔布囊。其中汗王、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超品,一等台吉和塔布囊同武一品,二等同武二品,三等同武三品,四等同武四品。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宗室爵位和蒙古爵位里都有和硕亲王,二者在品级和服饰上也基本一样,但是宗室和硕亲王的待遇要比蒙古和硕亲王的待遇高不少。

最后就是功臣爵位,功臣爵位为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其中除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之外,其他爵位都内分三个等级。公、侯、伯为超品,子同武一品,以此类推,云骑尉同武五品,恩骑尉同武七品。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