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称很少有白人女追亚裔男,但亚裔女爱追白人男。你怎么看?

哈哈哈,这是一个包装了新外壳的老问题。新外壳是林书豪的吐槽,老问题是亚裔男不受欢迎现象从旧石器时代就这样了。
先别急着抬杠,旧石器时代哪来什么亚裔的概念?旧石器时代当然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2 18:40:36

哈哈哈,这是一个包装了新外壳的老问题。新外壳是林书豪的吐槽,老问题是亚裔男不受欢迎现象从旧石器时代就这样了。

先别急着抬杠,旧石器时代哪来什么亚裔的概念?旧石器时代当然没有亚裔,距今300万年到1万年之间到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根本就没有机会超出100公里范围择偶婚配,不过,那个时候开始人类遗传的基因就决定了当下美国社会亚裔男不受欢迎的现象。

早期人类因为两性性选择的分化所形成的男性择偶策略与女性择偶策略,一直传承至今,基本模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换句话说,古今中外,男人择偶就是这么择,女性择偶就是这么择,无论她是一只200万年前的母人猿,还是一名现时代的芝加哥白人女孩,女性择偶倾向性就是往上择。无论他是一头30万年前的直立人,还是一名现时代华尔街写字楼的中产精英,男性择偶倾向性就是往下择。

“上”是什么?“下”又是什么?简单说就是阶层,拥有和攫取资源的能力所代表的阶层。因为人种的基因差异,以及历史文化的谜米传承,白种人相比黄种人具有优势,也就是说在普遍的社会心理层面欧洲裔的白种人相比于东亚裔的黄种人更具有阶层上的优势,这种优势既体现在身体素质上,例如斯泰隆导演的《敢死队》电影里,李连杰在一众白人硬汉堆里毫无优势,就像一只小鸡;又体现在智力素质上,近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的荣膺者中,除了日本人为东亚挽回些许面子,欧洲裔白种人具有无可争辩的碾压优势。

注意,这是社会心理层面所感知的阶层差异,并非政治或社会学意义上的阶层差异。因此,东亚裔男性在择偶市场上不受欢迎,与族裔歧视毫无关系,充其量跟族裔内隐偏见有关。内隐的族裔偏见是美国人普遍社会心理潜意识层面的反映,他们自己意识层面也未必知晓(这么说吧,被“政治正确”所压抑了)。

好了,美国社会经过种族隔离(马丁·路德·金博士民权运作之前的时代)到种族隔阂(洛杉矶罗德尼·金事件引发的骚乱为代表)再到种族融合(奧巴马当选总统为开端),政治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歧视已经基本没有了,公开的偏见也很难见到,但在像择偶这样的私生活领域,内隐偏见却比比皆是,不仅白人女嫁东亚裔男少于白人男娶东亚裔女,而且白人女嫁黑人男也远远少于白人男娶黑人女。要知道,奥巴马他妈在当年是多么冒天下之大不韪,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黑人独立导演斯派克·李的电影《丛林热》,一个白人女孩爱上一个黑人小伙子的悲情故事。

如果要想明白这件事,外地男在上海择偶市场受欢迎程度与东亚裔男在美国社会择偶市场受欢迎程度,恐怕在伯仲之间。农村男在一二线城市择偶市场受欢迎程度,恐怕更要远远低于东亚裔男在美国社会择偶市场受欢迎程度。

外地男在上海,农村男在一二线城市,他们在择偶市场上的弱势才是社会学意义上公开歧视的结果。

所以,多年来对试图用内隐偏见来做论文开题的毕业论文我都是否定的。在一个毫不掩饰公开偏见和歧视的社会研究内隐偏见,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