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违法者或犯罪分子的照片在新闻报道中要打马赛克?

这些打马赛克出现在新闻报道的所谓“违法者或犯罪分子”,还仅仅是犯罪嫌疑人,按法律规定,他们和其他公民一样有隐私权名誉权。只有经法院审理后,确定其有犯罪行为才可以曝光,但也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9 14:27:51

毕大费:如果违法犯罪者已被明确定罪,新闻报道时完全可以不打马赛克,谁让你危害了他人权益?活该被曝光!

新闻报道中,给违法犯罪者打马赛克,通常有以下情形:

一、属于在逃受通缉的犯罪嫌疑人的,肯定不用打马赛克。

这个道理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

一个通缉犯,

警方正在悬赏抓捕,

居然发一个带马赛克的相片,

没人会如此脑残。

二、属于被采访的犯罪嫌疑人的,肯定要打上马赛克。

如果是犯罪嫌疑人被采访报道,

因为犯罪嫌疑人还未经过法院审判,

没有正式被定罪,

按照《刑法》规定:

“未经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

所以,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应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隐私保护。

三、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的,也要打马赛克。

这个依据当然是《未成年人保护法》,

在新闻报道到涉及到未成年人罪犯,

当然也要打上马赛克,

你们懂的,不多解释。

四、对于那些已经被定罪量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大胆地公开地公布其相片。

关于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保护的是合法公民的利益。

这些犯罪分子,由于他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影响,构成了威胁,

当然不用再考虑他的个人隐私问题。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曾经专门提到,

对一些罪犯,不适用隐私权。

所以,该曝光的,坚决要曝光,

犯罪者犯罪时不要脸,为什么还要给他们脸?

最后,对于那些证据确凿的犯罪嫌疑人,适当曝光也不是不可行。

比如那些令人痛恨和共愤的小偷扒手,

尽管作为犯罪嫌疑人,还未被定罪,

就曾经被反扒警察在微博上曝光,

当然,曝光还是很技巧的,

警察叔叔给打了一个马赛克,是这样打的,

对于如此漂亮的马赛克,

你给多少分?

一个新视角,能够打开一个新世界,我是毕大费,欢迎关注,欢迎探讨。图片来自网络。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