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史可法、于谦三位历史名臣之死,如何评价?

文天祥史可法于谦不仅在过去到了今天也是值得称颂的民族英雄。
一、文天祥字宋瑞,江西庐陵人。南宋末年丞相,同张世杰、陆秀夫并称‘宋末三杰’。
南宋联合蒙古消灭世仇金国,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02:23:25

文天祥史可法于谦不仅在过去到了今天也是值得称颂的民族英雄。

一、文天祥字宋瑞,江西庐陵人。南宋末年丞相,同张世杰、陆秀夫并称‘宋末三杰’。

南宋联合蒙古消灭世仇金国,不料蒙古人也背信弃义反攻南宋,文天祥从政后致力于抵抗蒙古人入侵,足迹遍布江南。

宋景炎三年(1279年),兵败潮州,被俘送往大都,途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号召南宋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最后拒绝蒙古人的招降,被杀害于大都。

二、于谦字延益,浙江杭州人。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最大的功绩是挽救了大明。明英宗听信谗言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遭到伏击,全军覆没。

皇帝被俘,大兵压境下,朝中乱成一团,多数主张逃跑,放弃北京,是于谦力排众议,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稳定京中军民,并组织军民积极备战,瓦剌讨不到任何便宜,狼狈逃回草原。

明英宗复位后,出于政治斗争,明知于谦是冤枉的,也不得不处死于谦,留下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史可法字宪之,河南开封人。崇祯殉国后,在南京拥立福王为帝,亲自督师扬州。

清军南下,史可法拒绝清军招降,城破后自杀殉国,清军为了报复扬州军民抵抗,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大屠杀。

每当国家和民族受到侵略时,总会有像文天祥史可法于谦一样的人站出来,坚决抵抗侵略者,直至粉身碎骨,这份精神和勇气值得后世学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