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感到亲切。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经典台词。
胡汉三是一个恶霸地主,当农民运动来的时候,他仓皇出逃,可一有机会他又卷土重来,就说这句话
看到这个题目,感到亲切。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经典台词。
胡汉三是一个恶霸地主,当农民运动来的时候,他仓皇出逃,可一有机会他又卷土重来,就说这句话:“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当年很喜欢这部电影,喜欢里面的潘冬子,喜欢里面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如今几十年过去了。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成了网络用语。用来形容某些人回到家乡。
关于写回到家乡的诗,我想到的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写诗人从小就离开了家乡,直到老了才回到故乡。即便是说着同样的乡音,可是却两鬓斑白了。孩子们看见了他都不认识,笑着问,客人您从哪里来呀?
这首诗通俗易懂,朴实生动。读后如临其境。
一个人自小离开了家乡,去外面漂泊,总盼着回家,可回家了,孩子们却都不认识,还问,您从哪里来?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少小,鬓毛衰,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久未归乡。不相识,何处来,既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又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慨。
“月是故乡明”,不管怎么说,还是家乡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