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7年,九千岁魏忠贤带着四十多车金银珠宝和一千多名仆从大摇大摆地离开了皇宫。然而,当魏忠贤到达阜城的当晚,便在驿站之中悬梁自尽了。
谁能想到,权倾一时的九千岁,居然被
魏忠贤是明熹宗(天启)时代的太监,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炙手可热的大太监之一,他亲手组织了一个最具权势的政治集团——阉党。魏忠贤在世时,势焰熏天,其心腹党羽对他的吹捧,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魏自称“九千岁”,他的干儿、义孙以及什么“五虎”、“ 五彪”、“十狗”等帮凶们有的叫他“九千岁爷爷”,有的更肉麻,叫他“九千九百岁爷爷”,比“万岁爷皇帝”只相差100岁。
魏忠贤或许是活着时唯一被立“生祠”、接受香火祭拜的太监,没有之一。阉党和东林党的激烈内讧尽人皆知,先后有杨涟、左光斗、魏大忠、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等东林党人惨死于魏忠贤之手。魏忠贤独持权柄,祸乱朝纲,最后俨然与酷爱木匠活的天启帝平起平坐,无丝毫谦退之举。
所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巨阉魏忠贤和他的姘妇客氏(熹宗乳母)正在大做永垂不朽的春秋梦时,明熹宗朱由校于天启七年(1628年)突然病死。熹宗无子,遗命由五弟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明思宗崇祯皇帝。魏阉一伙顿时觉得靠山崩塌,惶惶不可终日。
年仅17岁的崇祯还算是个明白人,与哥哥熹宗痴迷木匠活、不理朝政、性格软弱很不同的是,他倒是性格刚猛甚至有些刚愎自用,因此,仅从这点上看,他不易像熹宗那样被人操控乃至架空。据说魏忠贤预感到危险将至,曾想起兵篡位,但其死党们认为时机未到,就暂时没有动手。 但崇祯却很果决,他刚上位不到两个月就罢了魏的心腹死党、兵部尚书崔呈秀的官职。崇祯这一招还是很厉害的,以雷霆之势罢黜了崔呈秀,他一举夺了阉党兵权,如此一来,魏忠贤举兵谋逆的希望顷刻间化为泡影,他的党徒大都是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一见此景,感到大势已去,顿时树倒猢狲散,各求自保去了 。曾不可一世的阉党霎那间就分崩离析了。
俗话说: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首先跳出来弹劾魏忠贤的居然是他的一些同党,其后,死灰复燃的东林党人又大举反扑,纷纷奏劾,魏忠贤的罪状罄竹难书,光审讯宗卷就是厚厚一大沓,他就是有几百条命也难抵其罪。即便身临绝境,魏阉仍心存幻想,他偷偷托人去找崇祯求情,遭其断然拒绝。崇祯“新皇上任三把火”,为整肃朝纲,扭转不利局势,第一个要开刀的就是他,怎会轻易赦免其罪?1628年11月,崇祯下令将魏忠贤押往明中都凤阳府(大明龙兴之地)安置,一行人还没到目的地,就接到诏命将其逮捕。魏忠贤和他的干儿子魏朝钦听到这个消息,明白已不可活,于是双双绝望的悬梁自尽。崇祯并不善罢甘休,他传令肢解魏忠贤的尸首,并将其头颅悬挂在魏的老家北直隶河间府的城门楼子上示众。
魏的情妇客氏当然也没有好下场。崇祯下令,将她绑在洗衣房内接受鞭刑,最后竟被活活鞭死。
魏忠贤死后,崇祯开始穷治其党羽,以斩草除根。魏的侄子魏良辅、客氏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等阉党骨干先后被抄家、诛杀,对于遍布朝野的魏忠贤同党他也下令清查搜捕,然后依律论罪,被处死、抄家、罢黜、充军、贬谪的难计其数,至此,为患甚烈的魏忠贤阉党流毒基本被肃清。
魏忠贤活着时,深怕自己死后无人为他树碑立传、歌功颂德,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大造“生祠”,和死人抢香火,真乃“嬴得生前身后名”,只是他无法预见,他生前煞费苦心的建造寺庙、修筑“生祠”,只想名扬千古,流芳百世,却不料遇到崇祯这个死对头,被他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死后只能遗臭万年了。如此看来,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自己给自己树碑立传,都是不靠谱的事。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 】【插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