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星体为何大多都是圆的?

不停的自转与围绕某更大质量星体公转,是力和场的作用,宇宙秩序就是如此,圆才能适应力与场,要是方的,就是在宇宙中翻跟头,不知成了那一星的碳。首先,从星体的生成说起,无论是行星还是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4 00:26:09

首先,从星体的生成说起,无论是行星还是恒星,最初都是由气体或者尘埃构成,通过漫长时间的吸引聚合,最终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星体。恒星由于其不断燃烧,会产生一个向外的膨胀力,而又由于其本身的引力,两力之间需要达成一个平衡,向外的膨胀力由星体的中心点辐射向外,而引力则与之相反,由外向内,但两种力都是无死角的,而自然界中能够平衡这两种力的形状只有球体。同样的,对于行星,其构成物质主要是固体,如岩石金属等,行星不会燃烧,但引力的作用仍然存在,它给行星的物质施加一个均匀的向内的力,同样经过漫长的时间,这股力将不规则的行星逐渐变成了一个较为规则的球体,但这个球体也并非完美的几何球形,由于行星自转和构成物质分布的不同,其表面会存在低洼处和凸起,如地球上的海洋和山峰,但这种高度变化相对于其整体的直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自转会使得与其自转轴相垂直的中心环状地带向外鼓起,同样以地球为例,准确来说,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而不规则的星体也是存在的,比如彗星,小行星等,它们的质量不足以产生一个足够大的引力将它们形成一个球体,因此这些小型的星体往往形状不规则。在宇宙中,质量决定一切。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