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像奖周冬雨再夺影后,对中国电影有何影响?

首先,恭喜年仅28岁的周冬雨凭借《少年的你》获得第39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成为金像奖历史上第8位金像奖影后。
但是很多网友对周冬雨获得金像奖一事表现得褒贬不一,有人嘲讽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14:29:36

前有《七月与安生》,这次又凭《少年的你》再获影后,周冬雨已经彻底撕下了“谋女郎”的标签,从只会演“初恋”的清纯女孩成长为真正的多面演员。 撕掉谋女郎的标签 高晓松说:“周冬雨是天生的演员”;郝蕾谈起周冬雨,忍不住夸赞:“周冬雨就很好”。成为演员,获得一个“好”字的评价,周冬雨用了多年。 虽然出道即高峰,被大名鼎鼎的张艺谋相中,成为“谋女郎”已经是众多女星梦寐以求的成功时刻,但“谋女郎”的标签多年来也给周冬雨带去了负担,完成转身花费不少时间,积累沉淀多时,她才撕掉了这一“刻板成见”。 周冬雨因《山楂树之恋》一举成名,在几千个““静秋””中脱颖而出,全靠周冬雨的哭戏。 几次试戏,张艺谋对周冬雨印象并不深刻。直到一场哭戏,他被周冬雨的纯真和自然所打动。 这场哭戏,感染了张艺谋,后来的很多次,他都不会轻易让周冬雨再哭:我希望保护那种哭泣所带给我的内心深处很悲伤。 当时的周冬雨不沾俗尘,有着不知所措的清纯和少女感。 有人形容,周冬雨的形象有着5分甜、4分涩、1分稚嫩,恰到好处,太适合演静秋了。 虽然张艺谋要求严格,一场戏要拍多次,需要演员呈现出几种不同的状态,但周冬雨都完成了下来。片场有人感叹,周冬雨的表演是“任意流”,是先天的一些感觉。她天生就是演员。 谋女郎让周冬雨迅速成名,各种与“初恋”有关的角色,需要她继续展示清纯的戏纷纷找到了周冬雨。《同桌的你》、《少年班》、《奔爱》,《倾城之泪》,《宫锁沉香》中,她一直是闪光的初恋女神。角色性格大多类似,还是突出她的纯粹与天真。 周冬雨演累了,观众也看得疲惫。转型,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于是我们看到了《心花怒放》中,化着浓妆的“杀马特”女孩。 以及后来《七月与安生》中的叛逆女孩。陈可辛看出了周冬雨想要转型的决心,她作为演员的实力。一开始,陈可辛想邀请周冬雨演内敛安静的七月,而周冬雨看完剧本后,希望得到安生的角色。 周冬雨和马思纯,李安生和林七月,在几页单薄的青春小说中,依靠自己多生活和情感的理解,活生生绽出了两朵互相妒忌、互相爱护的双生花。 影片上映后,所有质疑她的人都闭了嘴,被她从内而外迸发出的演技和力量所震撼。 陈可辛对周冬雨赞不绝口,“从《七月与安生》看到她所有的表演,都是不按照套路的,都是你想不到的,每一个镜头她的表演,她的表达,都是你没想到的,不管是笑的戏,哭的戏。” 影片里,周冬雨有多场哭戏,每一场都有变化,体现出不同的人物情绪,那些来自时间和空间的改变都能在周冬雨饰演的角色脸上得到微妙的呈现。 不少观众说,看着她在银幕上落泪,自己的眼泪止不住就滑了下来。陈可辛形容周冬雨的演技:“像着了魔一样。” 那一年,周冬雨和马思纯“双花”问鼎,惊艳众人。她彻底撕掉了“谋女郎”的标签,完成了从“呆”到“灵”的升华。 去年《少年的你》的惊艳表现,不少影迷感叹,周冬雨把眼泪留给了电影。又是一场接一场的哭戏,导演曾国祥想要“榨干”周冬雨的情感和灵气,但却惊艳地发现,周冬雨越哭越“厉害”,撕心裂肺的哭、带着恨意的落泪、爱意浓浓时的感动、强装镇定后的崩溃,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回应。一点不夸张,周冬雨在影片中的表现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影后”这顶冠冕,周冬雨完全配得上。 情商低还是够真实 周冬雨自出道以来,一直遭受部分人的质疑,认为她在银幕之外的现实生活中,总显得有些情商不高。她去参加一档综艺节目,被质疑看不起男演员王迅,装大牌。媒体还爆出,她对孙红雷一些老前辈无礼。 就在舆论处于风口浪尖之际,周冬雨没想太多,发了一条简的博文感谢节目组和其他艺人,结果文章底下当场涌入数十万条恶评。可见大家对她的成见有多深。说话欠玲珑,人们多次因为其负面形象,称她为“最差谋女郎”。 对于这些,周冬雨在媒体上回应过一次:“我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一些青少年,或者是观看有关于我的节目,或者电视,或者电影的人的一些观念。所以我觉得要更加努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