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一本超级畅销书《黑天鹅》让大家熟知了“黑天鹅”这个词汇,所有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于是都拥有了一个绝佳的代言词;然而众所周知,黑天鹅事件毕竟是偶发,它吸引眼球又充
近期金融工作会议完毕后,人民日报连发三篇评论员文章其中第二篇主题为如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文中提及多个概念,如“黑天鹅”、“黑犀牛”,那么什么是黑犀牛呢?
通俗来讲,犀牛指的是看得见的风险。其实财经圈用动物来做比喻并不稀奇,大家很熟悉的牛市和熊市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自然界中,灰犀牛就是那种在远处默默吃草,平时看上去人畜无害,一旦跑起来则破坏力极强的动物,不过比灰犀牛暴走更可怕的是!
灰犀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古根海姆学者奖得主米歇尔·渥克于2013年1月在达沃斯全球论坛上提出的,根据他所著《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2007-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国房地产泡沫(都为灰犀牛事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在危机发生前不断地发出警告,各种权威机构对房地产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也是不断地提醒,可惜大家被当时的经济繁荣蒙住了双眼。由可控走向不可控),而2017年以来史上最严的金融监管,则可视作是针对灰犀牛所修建的防御工事。
说了这么多,浅显的灰犀牛有哪些呢?
1.房地产泡沫(地产市场长期利好,其中却潜伏巨大的危机)
2.汇率(外汇储备的流失具有不确定性,以当下的眼光难以察觉异常)
3.银行负债(随着去产能的深化,僵尸企业的清理,地方债的清算,相当一部分的银行贷款会进入不良的行列。)
如何应对?前面说了,这些风险是可视的,可视许多投资者会被眼下的经济利益所蒙蔽。
第第一,不要在冲击面前僵持在原地(无动于衷);第二,不要浪费已经发生的危机,要真正做到从灾难中吸取教训;第三,要站在顺风处,眼睛要紧紧盯住远方,准确预测远处看似遥远的风险,摒除犹豫的心态,优化决策和行动的过程;第第四,要成为发现灰犀牛风险的人,就能成为控制灰犀牛。
祝您理财路上多些平坦,少些风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