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祭祀时赏赐的猪肉有多难吃?为什么大臣都不想要?

乾隆赏猪肉?对,这猪肉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麻烦”。
为什么要赏猪肉?
坤宁宫在明朝时为皇后的寝宫,可到了清朝,这里被改造了,其被分为了两个部分:东暖阁是皇帝皇后大婚的洞房,西暖阁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17:19:58

乾隆绝对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一爱作诗,二爱赏赐。可两样搞得都不咋地,因为今天说的是猪肉,所以我们只谈赏赐,那赏赐什么呢?古玩珍宝肯定少不了,但同时他也会搞点特别珍贵的,也就是猪肉。

说到这里,大家有可能会想,猪肉有什么好稀奇的,就算放在古代,这些王公大臣也吃得起啊。那我们要说,乾隆赏赐的猪肉绝对特别,特别到什么程度呢?

乾隆赏赐的猪肉特别到,即肥又腻还难吃,可以说大臣望着面前冰冷油腻的猪肘子,一点食欲都没有。但就算再反胃,因为是乾隆赏赐的,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来,还得感激涕零的跪谢。

那这种猪肉为啥这么难吃呢?因为这个猪肉是祭祀神明以及祖先用的,我们知道古代帝王特别注重祭祀,而清朝的祭品中,主要是以猪肉为主,这种祭祀神明的肉被称为“胙肉”。

而胙肉呢,为了体现原生态,也就是肉的本来味道,古人在制作的时候,不会放任何调料,也就是纯白水煮。没有任何滋味的胙肉制作好后,先祭祀神明用。

等祭祀仪式结束后,剩下了一大堆胙肉,那怎么办呢?本来啊,这种祭祀用的肉,普通人是没有资格享用的。按惯例,乾隆象征性吃点就可以了,但他也吃不了啊,关键是祭祀结束后,肉都冰凉的了。

可是,如果直接扔了,乾隆又觉得浪费,毕竟他一直自诩古往今来第一圣主,还自称十全老人,怎么能搞这种浪费的事呢?于是他带头搞起了光盘行动。

本着浪费粮食可耻,加上彰显自己功德的原则,他就仿照古制,把这些胙肉分发下去,让众大臣跟着自己一起沾福气,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散福”。当然了,这个散福的馊主意,也没准是纪晓岚提的,毕竟他口味重,就好这一口。

一般情况下,乾隆在给众人发肉的时候,还会当众表演“试吃”,也就是现场当着众大臣的面,假装吃几口,关键这老小子,自己边吃,还边让大臣也吃。

皇上下令了,大臣不敢不从啊,只能咬着牙往下吞这冰冷的肥肉,我们说了这种肉没有任何滋味,绝对纯天然,而现场绝对不会给大家准备蒜酱,平时山珍海味吃惯了的大臣,哪吃得下这个东西。

再说了,冰凉油腻的猪肉,吃多了还容易跑肚,据说当时就有上了岁数的大臣,吃了乾隆赏赐的猪肉后,一病不起的,毕竟不是什么体格,都能驾驭这种猪肉。

当然了,乾隆试吃结束后,估计也是知道这东西不好吃,就没有强求大臣们现场全吃完,所以大臣们试吃一会儿,就纷纷表示,这是皇上盛宠,打算回家慢慢享用,慢慢回味。

于是,乾隆哈哈大笑的恩准了,众大臣也就松了一口气,把猪肉装起来带回家,不过据说很多人离开后,就会找到纪晓岚,把肉都扔给纪晓岚吃。

反正纪晓岚好这口,正好照单全收,也免了众大臣扔肉后,被举报到乾隆那的危险。毕竟皇恩浩荡,如果真扔垃圾桶里,被发现了,轻则打板子,重则丧命。

说到这里啊,我们要说一下,乾隆为什么对这个胙肉如此看重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年,乾隆13岁,雍正刚登基的时候,雍正曾在祭祀结束后,单独把他留下来,赏赐了他一块这种肉。

据说,当时雍正一句话没说,只是望着乾隆,乾隆虽然年龄不大,但鬼主意不少,雍正啥意思,乾隆当然知道,也没说一句话,直接把这块肥腻的猪肉吃到了肚子里,后来乾隆登基了,肯定记得这个恩宠。

一方面,吃猪肉可以借此,表达自己对雍正的怀念,以及自己受命于天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对众多臣子的考验,看谁不听话,正好敲打一下,如果谁不老实,就多赏赐点猪肉,下次肯定老实了。

乾隆的性格是什么呢?啥事要么不干,干就得干的轰轰烈烈的,所以他也就把吃猪肉的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了,甚至后来,为了让众大臣广沐龙恩,乾隆不但在祭祀的时候,把胙肉分发给众人,其他搞聚会的时候,他也会搞猪肉宴。

这时候啊,又滋生了一个地下利益链条,就是很多大臣会贿赂太监,让太监在给自己上猪肉的时候,拿用盐水泡过的纸张包着,这样吃猪肉的时候,多少能有点滋味。

乾隆的这个赏赐,可苦了众大臣了,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但也得假模假样的,装出满脸兴奋的样子期待猪肉降临,在吃猪肉时,也都拼命表现出陶醉的感觉,这样乾隆看了才会更高兴。

本来啊,乾隆干这个事,属于好事,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他本身就爱吃猪肉。可乾隆谁都赏赐,也总赏赐众人,所以刚开始,众大臣觉得,这是莫大的荣耀,没事还会拿出去炫耀一下。

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这种猪肉,见者有份,也就显不出任何稀奇与尊贵了,没人会把这当成荣耀,也就把乾隆的一片苦心,当成变相的刁难了。

PS:如果喜欢,欢迎关注评论,感谢点赞留言收藏转发!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