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获得的粮食或是猎物、器具有了一定的剩余。于是,人们就拿着自己剩余的物品与其它的人换取自己缺少和需要物品。随着这种交换活动的频繁
远古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获得的粮食或是猎物、器具有了一定的剩余。于是,人们就拿着自己剩余的物品与其它的人换取自己缺少和需要物品。随着这种交换活动的频繁,慢慢形成了日中为市。也慢慢形成了行业分工,一些人专门从事自己善长的生产活动。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国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是一个基本的国策。夏、商之时,应该没有专门从事商业活动人。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国与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建立了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把土地分封给西周王室子弟、功臣和少数商朝贵族。这样,就使很多商朝的遗民失去了耕种土地,也有一些是在战乱中失去了原来从事的生产场所。为生活所迫,他们只能更多的去从事物品的买卖交换活动,来从中获利。
随着从事物品买卖的人中商朝的遗民越来越多,慢慢的这些人就被统称为“商人”。物品买卖的活动慢慢被人们称为商业。所以,不是“商朝灭亡了,但是为什么做生意的人还叫商人?”而是,正是因为商朝灭亡了,做生意的人才被叫成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