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看将死的司马懿被大雨救了,为什么不令将士追杀司马懿,而在喊天不助我,助曹呢?

因为,当时诸葛亮脑子一片空白。出现的结果太意想不到了。紧接着他追悔莫及,最后他又恍然大悟……
故事发生在诸葛亮六出祁山。诸葛亮在战术上屡败司马懿。司马懿就龟缩不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5 03:28:06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天不助诸葛亮。即便诸葛亮下令追杀司马懿,由于苍天助曹,也不会对司马懿构成任何危害。

以前豹眼总认为司马懿这人很窝囊,而且很坏,隐藏很深,最后篡夺了曹魏的江山;认为诸葛亮一生忠于刘备、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而,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了解了一点历史之后,感觉远非如此,对于诸葛亮装神弄鬼很不感冒。现在反而是越来越喜欢这个老懿子司马仲达。

在豹眼看来,无论政治还是军事,司马懿一点也不比诸葛亮差,甚至要超过他。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拿司马懿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就是例证。

诸葛亮用了空城计、火烧上方谷、祈禳大法等等,但丝毫没有把司马懿咋地。

反而是司马懿通过使者了解了诸葛亮的食饭量,就断定诸葛亮活不了几天啦。而且司马懿也会观看天象,看到大星自东北坠落西南,就知道诸葛亮已经死了。

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安营下寨之法,深以为诸葛亮是天下奇才,那是司马懿会做人、爱学习。

火烧上方谷,那是演义为了可读性增加的艺术色彩,不可以过度地解读,否则,就没有趣味了。

既然诸葛亮能向风伯借来东风,为啥就不能向雨师请求不要有这西雨;既然神机妙算,咋就算不出有这西雨,为何不早在司马懿逃亡的路上设下伏兵哪?

一切的一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都是借口,为了自己的失败找一块遮羞布。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是符合辩证法的;而把这一失,归结于天意,那就是唯心论。

失败都是有原因的,事先策划不周导致了失败,不可以归罪于天,那是逃避责任。

在豹眼看来,事后诸葛,找出失败的原因,远比以“成事在天”遮掩失败更可取。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