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的楚国,面对秦国,为何输的惨烈?

我是大话君,我来答。
先简单科普一下:楚国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相传楚国的远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祝融,而成为一国诸侯则是在周朝建立以后。
楚国的成长
对楚国的成长我给他们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0 00:57:37

我是大话君,我来答。

先简单科普一下:楚国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相传楚国的远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祝融,而成为一国诸侯则是在周朝建立以后。

楚国的成长

对楚国的成长我给他们一个定义就是脸皮厚,不顾周礼传统。不顾周天子分封,对周边小国进行吞并。受到各方诸侯谴责时,无赖般地说:“我地处蛮夷之地,我就是蛮夷,你们管得着我吗?”把那些满嘴礼义道德的诸侯气的够呛。简单点说楚国崛起:楚国离周天子远,周天子对楚国的掌控力度小。楚国人的心态就变成了:山高皇帝远,我爱咋地就咋地,天子管不了。于是就疯狂吞并自己周围的小国。然后随着大周的逐渐衰弱,楚国就自立为王,开创一方霸业。

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在楚成王、楚庄王的带领下日渐强盛。前者任用子文(斗谷于菟,楚国令尹)稳定楚国政局,解决百姓生活之难,为出国强盛做出极大贡献。后者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人使得楚国不仅国力强盛兵力更是无人匹敌,北上问鼎中原、随后打败晋国称霸于诸侯。

战国时期的楚国:楚悼王、楚宣王、楚威王,前者任用吴起变法,继承了春秋时的霸主地位,兵强马壮。后二者开拓领土,划分地域,使得楚国拥有天下最肥沃的土地,国库里奇珍异宝堆积如山,百姓安居乐业。或许在这些条件下,楚人争霸天下的野心逐渐消失,变得安于现状。自楚怀王始就出现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国君,致使楚国的百年霸业拱手让与秦人啊!

楚国输于秦国的原因

秦人先祖从一个养马的一步步成长为一方诸侯。秉承着崇文与尚武,任用人才,修订法律,严于民利于兵。列代君王贤明刻苦,深知秦国来之不易,没有任何怠慢之心。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到秦昭襄王灭周伐赵伐楚,没有丝毫享乐之心。

到秦始皇嬴政,借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盛为磅礴!反观楚国,任用奸臣排斥贤臣屈原等,安于享乐,失败与灭国是迟早的事罢了!

喜欢看历史的读者朋友可以关注我,不迷路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