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里?诗中之意是什么?

一、诗句的出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律《无题》,全诗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4 23:48:3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咱那里?诗中之意是什么?

(原创)这两句警句出自李商隐七律诗《无题》。

李商隐的无题诗一般来说都是与爱情为题材,或者是另有隐情寄托。因此隐去题目是晦涩所旨。这首《无题》诗也不例外。

\"春蚕到死丝方尽,惜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绝唱就是出自于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

全诗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焟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翻成白话大约是这样的:

和你相见十分艰难,

和你离别也依依不舍,

更为艰难,

暮春的风柔弱无力地吹来,

将百花吹得十分凋残。

我与你的爱情正象那,

春蚕作茧,

直到死丝才会吐完。

又象那蜡烛点点泪滴,

化为灰烬泪才流干。

清晨,你对着镜子梳妆,

满头青丝,只愁它

衰落改变颜色,

在这更深人静的半夜,

我独自苦吟着诗,

只觉得那月光,

也露出阵阵寒意。

你住所有如仙境蓬山,

并不十分遥远,

那传递音书的青鸟啊,

但愿你殷勤一些吧,

为我时时地去探看她。

李商隐的这首爱情诗,用比兴手法和无穷的象征,描写了亦或是情人、恋人的相见和分别的艰难,具有托意幽深,寄情娓婉,悱恻缠绵的特点,是作者爱情诗中的代表作。是一首暮春时节伤别的爱情诗,诗中\"别\"字是整首诗的主题,读来使人黯然销魂,\"别\"字正是这首诗的感情渲染的氛围。\"春蚕到死丝方尽,焟恒成灰泪始干\"是这首诗笔力所凝聚。诗中以\"春蚕\"、\"焟炬”作比喻,象征着至死不渝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出句\"丝”作茧自缚,到死才吐尽;对句\"泪\"自己煎熬,有如焟烛燃烧成灰,才淌干。这种痴足以感天地,泣鬼神。宁愿终生痛苦的执着。这种殉情追求和浓浓的悲剧色彩,实为千古绝唱。只有痴情苦恋者才能写出这惊人的奇句。

诗的最后用神话传说中的青鸟代作者传递音信,代为探看,更是想象奇绝,匠心独到。

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绝唱!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