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司马懿,临死前各留下一计,为何后人认为诸葛亮技高一筹?

三国乱世,奇人辈出。卧龙、凤雏、冢虎是三国里面的三位顶尖谋士。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辅佐刘皇叔建立一方政权,威震天下;庞统与诸葛齐名,却被飞矢击中死在落凤坡;冢虎指的便是司马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2 03:20:26

在三国里面,诸葛亮绝对是大神,他是唯一一个凭着自己真才实学打败开挂玩家的代练——做刘备的代练。当刘备加入三国争霸时,袁绍、曹操已经是满级,刷完了所有的副本。而孙坚也开着“玉玺”外挂,只有刘备暗自神伤。

此时的诸葛亮以大神玩家的视角告诉刘备:你还来得及发展,首先联吴抗曹。取荆州,以荆州为跳板,攻西川,拿下汉中,等天下有变,出兵吞并曹魏。

果然一切都和诸葛亮预测的差不多,就这样,刘皇叔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完成了他的逆袭人生。

迅速将账号刷到了满级,与魏吴三国鼎足。诸葛亮这属于自己没先天条件申请账号,只能代练。

司马懿这人就比较鸡贼了,他一看三国里面各种超级账号、外挂和代练满天飞,而自己又出身一般,没钱没势,所以便买了一款“老不死”外挂。

活活将一代又一代的三国英豪熬死,到最后他终于也实现了自己夙愿,成为了新一代的满级账号。司马懿和诸葛亮一直在斗,就连死了自己埋在哪里都要留下人生最后一计争斗一番。

诸葛亮埋骨之地!

诸葛亮死后,不拘俗礼,没有多么豪华的陵墓,而是让四个兵卒用麻绳抬着自己的棺椁昼夜不休一路朝定军山方向走。

直至麻绳断裂,取其地而埋,诸葛亮这个计策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很是精妙。

到底精妙在哪儿呢?他只需要让刘禅派四个人去抬着他的棺椁,其余的一切事都会按照他的两种预测而进行下去,不会再有任何主观的因素干扰。

第一种预测,诸葛亮早已想到四人会商议将绳子割断,回去给刘禅复命。因为诸葛亮选的绳子就很结实,是很不容易断的。

其次四人抬着棺椁昼夜赶路定会饥渴难耐、体力不支。而想必诸葛亮早就给刘禅交代过,这一去需要多少天。

刘禅看他们提前回来,断言绳子不会断那么快,经过严刑逼供,得知实情。于是刘禅将四人全部斩首,这样再也没有人知道诸葛亮墓地的所在。第二种预测,假如这四个兵卒真的一直朝定军山方向走,直到绑棺材的麻绳自己断裂,那时就算是他们四个也不知道自己在哪儿,更别提回到蜀国。诸葛亮的墓地也就没人知道了。

但无论结局是是哪种,诸葛亮的计谋都是完美的。

司马懿埋骨之地

而相比于诸葛亮,司马懿就没那么惊艳了。他只算是个中规中矩的天才,他没有做代练的资本,却有刷副本的情商。

他怕死后墓穴被盗,所以司马懿交代儿子,在出殡当天将七副一模一样的棺椁同时运往了不同地方。

外界人对于这七副棺材真假难辨,所以司马懿这最后一计应该还算成功。

但其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万一去送棺材的人揭开棺材看到底有没有司马懿的遗体呢?毕竟人多眼杂。对于司马懿来说,他的一生情商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是现代人情商的典范,他的座右铭便是“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其计策谋略却远远不及诸葛亮。

他的计策太过需要人去执行,谋的是人为;而诸葛亮的计策谋的是别人的心理。(诸葛亮应该算是个优秀的心理学家吧)

只需设计一个开头,剩余的情节便会按照他的思路进行下去。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这样的计策不稳定因素会很小。

在1980年左右,在河南省,一位正在地里干活的老农挖出一块墓碑,后经考古专家辨认,那就是司马懿的陵墓。司马懿聪明了一辈子,没想到栽在了一个老农手中。

同样是最后一计,司马懿依旧是没赢过诸葛亮。其中司马懿输了计谋,也输给了诸葛亮的高雅淡薄。

诸葛亮计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愿意随便找个地方成为自己的墓穴。而司马懿终究是放不下他在这人世间打拼的一切。他们争斗一生,却也相互帮了对方一个忙。

据《三国志》:诸葛亮一直想要除掉叛逃至魏国的大将孟达,但苦于无方。后来曹丕死,孟达感觉魏国已经不再安全,便传书信给诸葛亮,愿意率部造反。

诸葛亮表面上热烈欢迎,但暗地里传信给司马懿,最终借刀杀人,斩了孟达。

司马懿当时在魏国的政治对手只有张郃,同样设计了一出借刀杀人的把戏。张郃被诸葛亮埋伏至死,张郃一死,他自然成了魏国最大的赢家。

恐怕没有诸葛亮杀张郃,他司马家想篡权怕是不那么容易吧。

最终依旧是诸葛亮胜在计策,而司马懿赢在情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