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该不该在演出舞台上说“春典”?

春典这玩意儿,本质上是最糟粕,而且最下作的一种行业术语,别说放到舞台上,就算是相声演员本身都应该把它扔垃圾桶里,永远消失才是对的。
《我爱我家》中,和平女士就表演过一段满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2 15:39:02

所谓春典,又称隐语、行话、切口、黑话,也是调侃儿,是旧时江湖人彼此间相互联系交流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三教九流群体出于不同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造的第二语言。

一、春典的由来

相传最早的江湖行话分南北两派,南方江湖行话叫“春”,北方叫“典”。“南春”和“北典”各不相同,所以南北两派之间没法沟通。后来才将“南春”和“北典”统一起来,现在江湖行话统称为“春典”。

春典的产生,大致出于下列三种情形:一是由禁忌、避讳而形成的市井隐语;二是出于行业秘密问题,避免被外人知道而形成的隐语行话;三是语言游戏类隐语。

总结起来就是,让同行知道是自己人,让外人搞不清状况,还有一点故弄玄虚的卖弄,把常见的东西换一个令人费解的说法,自己人能听懂外人听不懂。

之所以这么说,看使用春典的是什么人就知道了。

二、春典的作用

有一本记录旧社会江湖骗术的奇书,叫做《江湖丛谈》,在书里记载,当时江湖行当分为“蜂”、“麻”、“燕”、“雀”四大门,还分为“金、皮、彩、挂、评、团、调、柳”八个小门。

“蜂”、“麻”、“燕”、“雀”是几种骗术,老郭的单口相声《蜂麻燕雀》里说的就是这些,想了解的可以去听听。

金:算卦相面的、皮:卖野药的、彩:练杂技、变戏法的、挂:保镖、练武术卖艺的、评:说评书的、团:说相声的、调:行骗、偷窃的、柳:唱鼓曲的。

相声行就属于八小门里的团,他们都说春典。

春典的作用:

一是用于江湖联络,我说一句,你听懂了,就知道大家都是跑江湖的,都是同行,按江湖规矩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二是为了掩人耳目,江湖门当里有不少是行骗的,说黑话就是为了不让外人听懂,欺骗、迷惑或者麻痹对方,防止坑蒙拐骗时露了馅,别人听不懂就很难提防。

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半吊子显摆欺负人用,显摆自己懂,显得自己有逼格,欺负人听不懂。

三、相声演员该不该演出舞台上说春典

其实说相声的很少在舞台上说春典,相声中的春典只不过是春典中的非常小的一部分,相声演员用的春典也不过是那么有限的几句而已。

起初说相声卖艺的这帮艺人之所以用春典,除了说相声的也算跑江湖的,作用最多也就是想办法留住观众或者让观众多赏点钱。

现在相声演员在台上说春典,也只不过是为了节目效果。

现在信息那么发达,想查什么东西,手机点点就能查出来。如果相声艺人在台上用春典乱说,可能当时观众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事后上网查出来,原来这孙子在骂我,一生气再也不听他说相声。

这等于自己砸自己的饭碗,所以没人会随便乱说。

况且春典随着老艺人的离开,年轻的也没有多少会的了。

所以,没必要纠结相声艺人该不该说春典,艺人该有艺德,无德的人市场自然会抛弃他。

四、春典在现代社会的运用

其实有不少词是从春典里转化来的,比如“走穴”、“大腕”等等。

春典里分术语和行话,术语说起来简单明了,同行的一听就懂,就像现代其他行业的专用术语一样,外人听不懂,也没必要懂。

行话就算了,也没有传下去的必要。

有些人说春典就是为了显摆,就是为了自己有逼格,仿佛说了自己就是专业人员一样。

但好人不说流氓话,普通人听不懂就听不懂了,就当是听别人说外语了,再说了,别人说外语他也不一定听得懂。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