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还是比较冷的,除了南方部分地区之外,几乎都能感受到冬日的氛围。但是要全年气温处于比较低的情况实在不多,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三个省:新疆、黑龙江和西藏。
对于题主这个提问,貌似我的回答应该靠谱——因为题主说的地方,在最冷的冬天,2015/2016/2017连续三年我都分别去过并认真考察过。
大兴安岭位于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之间,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市、区、县,除了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松岭区、新林区(这三个地方疆域上属于内蒙古)以及呼中区、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外,也包括了内蒙古兴安盟的阿尔山地区和呼伦贝尔根河市以及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等旗。
中国最冷的地方,当属大兴安岭无疑。但大兴安岭那么大,谁谁谁最冷呢?关于这个“最冷”,内蒙与黑龙江貌似都在相互“拼抢”——因为那是吸引游客的最佳噱头啊!
国人很少人知道,中国官方真正认可的最冷之地在这里——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呼中镇。勒克儿 摄
于是,内蒙在呼伦贝尔根河金河镇“静岭”设立了“中国冷极”标志性雕塑,在距这个标志10公里的地方,又把一个叫金林林场的自然村塑成了冷极村——“来自零下58度的问候”。
内蒙立这个“中国冷极”标志的理由是:这里有史记载最低温度曾达到-58℃。但这个“有史记载的-58℃”在国家气象权威部门那儿是没记录的,有官方记录的历史最低温是-51.5°С。
中国冷极的极端气温数字,是民间测试的,并没官方数据背书。勒克儿 摄
那这个-58℃是怎么得来的数据呢?呼伦贝尔一些当地人和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一些知情人纷纷表示说,那是某年央视记者在中国遭遇奇寒天气袭击时,在根河金河镇采访时用手持温度计实测的数据。
2016年年底,俺刚到呼伦贝尔根河,就遭遇中国超低温袭击——央视报道说:近日,受较强冷空气的影响,内蒙古开启了“急速冰冻”模式。呼伦贝尔根河金河镇中国冷极点,气温-43.8度!首破今冬气温新低,成为2016领跑中国低温的“寒霸”。为纪念这“寒霸”领跑2016中国低温,我和小伙伴按之前的承诺,“裸奔”了一下下打卡纪念。 队友摄
为纪念内蒙“寒霸”领跑2016中国低温,我和小伙伴按之前的承诺,“裸奔”了一下下打卡纪念。 队友摄
对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最冷地方”,外地人一般都想当然地认为是地理位置最北端的漠河北极村,而黑龙江人尤其是大兴安岭地区的人,几乎都说是呼玛最冷,因为呼玛县紧靠黑龙江和呼玛河,湿度很大。但漠河也好,呼玛也罢,至今都没有个什么“碑”“牌”啥的来表示我这儿“最冷”。
2015年12月中下旬,我在“中国冷极”的冷极村,实时气温-42℃打卡。队友 摄
内蒙中国冷极村——我在这儿对亲们发出“来自零下58度的问候”,其实也只是借助噱头装13而已。队友 摄
其实,中国真正最冷的地方,国人很多人都不知道,包括哈尔滨人!这个地方,就是大兴安岭地区默默无闻的呼中区——而我,也是2017年12月中旬福特翼虎GFX无尽之旅自驾穿越大兴安岭地区时,才知道中国最冷的地方在呼中这个县级区政府所在地的呼中镇——2015年,呼中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成功注册了“中国最冷小镇”商标和地理标识。其注册成功的理由是:国家气象局和黑龙江气象局乃至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三个局同时对呼中历史气象记录表明:这里最低气温是-53.5℃。
从气象官方的数据来看,呼中的确比根河金河镇还要低2度,所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了呼中“中国最冷小镇”的注册。
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呼中镇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注册的“中国最冷小镇”标志。勒克儿 摄
在我冬季自驾内蒙呼伦贝尔和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切身体会来看,在国家气象部门预报的极端低温-40℃以下,无论在呼伦贝尔也好,在大兴安岭地区也罢,气温相差几度,没任何明显感觉的。哪里最冷,只有体感是最靠谱的,而体感温度,这要看当时你处的位置和地理环境来具体感受——
2016年2月我在北极村黑龙江冰封江面夜拍星空,当时墨迹天气播报的是-43℃,实际的体感起码超过-50摄氏度——因为脚踩着的是冰面,那种刺骨钻心的冷,是物理式的摧残,远比2016年12月我在根河“中国冷极”-43℃“裸奔”冷的太多!而这种刻骨铭心的冷,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却再度被刷新——虽然,气象播报当时的哈尔滨气温也就-30℃!
2016年1月27日,漠河北极村,黑龙江中俄界江处,实时气温-40℃,惯例款装13打卡。队友 摄
2016年1月27日晚间,漠河北极村夜拍星空,我们7个小伙伴被虐成了这个款式,同时,7台相机挂了3台,7个脚架挂了4个。自拍
所以呢,这个最冷,不能仅看气象播报的绝对数字,而是和当时所处的环境,亦即湿度极大关联,在相同低温数字情况下,湿度大的地方,绝对更冷。对于我这个体验过中国最冷的几个地方的旅游达人而言,我真真的感受还有一点,那就是,成都的-4℃,真的比大兴安岭的-40℃还冷!气球人都知道,成都的湿度是大兴安岭的几倍,那种冷,是化学式的侵蚀!化学式的的侵蚀与物理式的摧残,前者更加令人忍无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