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一共历时五百多年,要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选出一位首富确实难,因为每个时代的经济不一样,究竟谁最有钱呢?如果要我来选,我认为是范蠡。或许有人觉得范蠡的财力远不及其
春秋和战国一共历时五百多年,要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选出一位首富确实难,因为每个时代的经济不一样,究竟谁最有钱呢?如果要我来选,我认为是范蠡。或许有人觉得范蠡的财力远不及其他富豪,比如吕不韦、巴寡妇清这些。但范蠡赚钱如同玩游戏,聚财散财来去自如,活得非常洒脱。
最成功的男人——范蠡
范蠡从楚国来到越国,为了帮越王勾践实现复国大业,与越王一起前往吴国做人质为奴,一做就是三年,三年后吴王放了越王与范蠡回国。回国后范蠡尽心尽力帮助越王恢复国力,并且劝说越王要忍耐,等待复国的最好时机。十年后越王终于一雪前耻,灭了吴国。就在越国复国的大好日子里,范蠡却看到了杀机,他认为越王勾践可共患难,却不可共享乐。为此还留书给当初一起从楚国投奔越国的好友文种: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范蠡也是历史上最早提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观点的人,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帮助自己逃过一劫。但他的好友文种就没这么幸运了,范蠡离开没多久就被越王勾践赐死。
范蠡的财聚财散
离开官场的范蠡开始了他的从商生涯,最初他来到齐国,为了躲避越王的追杀而化名为“鸱夷子皮”。由于范蠡在辞官时把所有的家财都分给了友人,自己只带了少量的细软离开,所以在齐国连做生意的本钱也没有。这时候的范蠡从最原始的农耕开始做起,他带着自己的儿子辛勤劳作,很快就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
范蠡在齐国发财了,他成功的事例被齐国百姓所传颂,齐国国君决定聘请他做宰相。久经官场的范蠡很快看透了其中的玄机,感叹道:“我想做百姓却赚得千金家财,如今做官也做到宰相,做人做到这样也算是到头了。长期这样下去是不祥之兆。”于是他再次辞去齐国宰相一职,把赚到的财富都分发给当地的百姓,携带家人离开了齐国。
离开齐国后,范蠡和家人定居在陶地(如今山东定陶),并改名为陶朱公。由于当时的陶地是各国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范蠡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便开始自己的经商生涯。事实证明,范蠡经商的决定是正确的,很快他就在陶地积累了万贯家财,成为富甲一方的富商。
可是好景不长,范蠡的二子因为杀了人,背上人命官司被关在楚国。范蠡得到消息后准备了整整一牛车的黄金要去救二子,最初他是要小儿子带着这些黄金前往楚国,但大儿子不同意,觉得自己是长子,这种事应该由长子出面,还以死相逼要范蠡答应自己。范蠡没办法,只好让大儿子前往。
没过多久,范蠡的大儿子带着二子的尸体回家了,很明显他营救弟弟失败了。家人都为此事而伤心痛哭,而范蠡却认为这种结果已在他的意料之中。理由是当初他派小儿子前往,是因为小儿子出生的时候家境富裕,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他舍得那车黄金;而大儿子不一样,大儿子跟着他过了很长时间的苦日子,对钱财看得很重,要他拿这么多黄金送人肯定会舍不得。
范蠡不管是做人为官,还是经商理财,都非常理智。他的一生就像是下一盘胸有成竹的棋,真的做到了去留无意,宠辱不惊。而且他不会被钱财所约束,一生之中创造了大量财富,又舍去了这些财富,不管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他都是富裕的,称他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首富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