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如此以曹魏那时的国力和气度,战将千员谋臣奇甲人才济济但这一优势止步于司马氏篡权,才又了三国归晋。应该说西晋王朝集中了天下豪杰千千万,国力强大政治清明。但自孙吴被灭
司马炎刚篡位时还是不错的,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有发展,但很快就开始贪图享受,特别是灭吴以后,将吴王的几千名妃子全都收为自有,后宫嫔妃一下子上万,宠幸不过来,天天骑着羊选美人侍寝,最后昏聩到让傻儿子继位。不过说起开国皇帝来,比司马炎弱的还有好几个。
刚当皇帝时很努力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给自己后,还是很努力的。
政治上,颁布法律,依法治国。司马炎在泰始四年修订实施《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大封宗室,罢州郡兵。司马炎吸取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终致灭亡之教训,乃大封皇族为藩王,以对抗士族。全国统一后,司马炎下诏:\"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罢州郡兵,一方面可使地方官专心民事,另一方面可扩大承担赋役的课丁。
经济上,司马炎把解决土地问题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他制定了\"户调式\"的经济制度。户调式共有三项内容,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这一规定,使得每个农民都可以合法地去占有应得的田地。不少豪门世家的佃户也都纷纷脱离主人,去领取属于自己的一份土地。占田制发布以后,不少农民开垦了大片荒地,这对农业经济的好转起到一定的作用,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军事上,统一全国。司马炎称帝后,蜀汉虽亡,东吴未灭,全国还未统一。他没有急于攻打吴国,而是用了10年时间做准备。据《晋书·杜预传》记载,司马炎喜欢下围棋,大臣杜预捧着讨吴奏折入宫时,晋武帝正与张华下棋。杜预递上奏折,讲了吴国的危害和攻击吴国的时机,而晋武帝并没有应答,仍沉思棋局。棋盘对面的张华见状,起身拱手说:\"陛下圣明神武,政治清明深得人心,国家富有兵力强大,号令一出莫不敢从。而吴国孙皓荒淫无度,滥杀贤能之才。现在灭吴根本不需要费多大力啊。\"司马炎掷棋于地,下令伐吴。
咸宁五年(279年),晋军开始向东吴展开大规模的进攻。由于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将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
统一后醉心于淫乐
灭吴国以后,司马炎将吴王孙皓的几千名妃子照单全收,皇宫粉黛一下增加到上万人,东吴妃子个个国色天香,每天晚上临幸哪个妃子让他十分头疼。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奇葩的办法,就是坐着羊拉的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个妃子门口,他就宠幸谁。妃子一万个,皇帝就一个,多会才能轮上啊!有妃子了解羊的习性,就想出办法,她们在门上插竹枝草叶,把盐水洒在门口的地上,羊因为喜欢盐水的味道,就走到她的门口停下吃草。这个出自《晋书》的故事演变成成语\"羊车望幸\",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者宠爱。
《晋书·后妃传》称:\"(司马炎)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
在司马炎纵情享受的带动下,朝中奢侈风大兴,公卿贵族也跟着竞富争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饭用一万钱,还\"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异,一天膳费二万钱。 王恺是武帝的母舅,曾与当时首富石崇比赛炫耀财富,争夸豪丽。为维持这种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紧聚敛,因此贪污纳贿习以为常,\"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使刚刚兴旺的国家经济再次走向衰败。
司马炎干的最弱的一件事是立傻子儿子司马衷为继承人,痴呆不能任事,还娶了一个母老虎贾南风当皇后,国家乱成一锅粥。
很多开国皇帝比他弱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战场上何等英武,但没坐了几年皇帝,就被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无奈让位给儿子,在开国皇帝中也算悲催。
南宋赵构也是开国皇帝,虽然才华横溢,但作为皇帝的能力平庸,被金兵吓破了胆,毫无斗志。北宋灭亡后,赵构不思雪耻,反而畏惧金兵,为了保住皇位,整天想着割地求和,对着金国摇尾乞怜,杀害岳飞等坚决抗金的忠臣良将。南宋从建立到灭亡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中,赵构算是又弱又怂的开国皇帝。
最差劲的应该是大顺皇帝李 自成,攻入京城,看到金碧辉煌的皇宫,忘记了当年发动农民起义时的初心,过上了奢靡淫乐的皇帝生活,结果42天就结束了帝王生涯,最惨的是在逃跑途中在庙中拜佛时,被农民当成盗贼误杀,农民起义领袖被农民误杀,真是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