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代伟大青年诗人海子所赋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他一生创造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等经典作品中的绝笔代表之作。每每想起或吟诵诗人海子的这首诗《面朝大海,春暖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其生前对现代的无力和对传统的挽歌。
诗人西川曾经与人谈起海子的诗歌,海子生前的诗歌其实已经被边缘化了。
在那些正规的刊物里,只有他的朋友骆一禾担任编辑的《十月》、以及内蒙古的《草原》等寥寥几家刊发过海子的几首短诗。
当时的诗人都认为,“海子的抒情短诗和史诗,与80年代后期诗坛的现代主义趣味完全相反,这有点像他喜欢的诗人、同样因自杀而死的叶赛宁,叶赛宁的诗歌与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主流抒情方式也不同”。
海子也曾跟他的朋友们抱怨,别人都说他写的诗不是现代诗。而他的朋友则回答他,你写的本来就不是现代诗。
海子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是源于他的的农耕文化的血统,这就决定了他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只可能属于乡村、古代,他是在为一个业已衰落的文学传统唱挽歌”。
在海子自身的描述中,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诗意的伤感:“你们城里人看到农村麦浪滚滚,实际上要真正感受农村,必须在麦子割了以后,满地的麦茬,那个时候你站在地上,天快黑的时候,
“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个陌生人!”
有朋友曾经谈及对海子的印象,说他就像凯鲁亚克笔下的达摩流浪者形象:头发很长,留着络腮胡子,穿着一身蓝色牛仔服、牛仔鞋,背着一个书包,外表时尚而叛逆,本质上却是个内秀甚至羞怯的年轻人。
海子有一段时间几乎与朋友们朝夕相处。甚至通宵达旦的喝酒和谈诗和论道。
海子是在用酒稀释着自己的失落和孤独,而到最后海子则把自己永远的留在了那个“虚假无力”的诗歌年代。
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看似明朗和温暖,并且诗中还有很多充满希望的字眼,实则却隐藏着一种很深的危险与悲凉。
他给每一个陌生人祝福却唯独带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