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不娶活人妻,种地莫种河滩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国,现目前就包含了56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习性,很多习俗也是不一样的。而在农村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流传着很多的俗语。很多俗语都是方便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6 05:04:55

活人妻在古代是指被休了的妻子,“不娶活人妻”在古代是流传很广的民间俗语,是很多农村老人非常看重的结婚规则。在我看来,这句话在今天同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并非一无是处的封建糟粕。今天就来絮叨絮叨为什么 “娶妻不娶活人妻”。

娶妻不娶活人妻:古代婚规

活人妻的意思就是说离了婚的妻子,因为前夫还活着,所以叫“活人妻”。

既然是离了婚的女人,那就知道为什么古代人对于活人妻这三个字讳莫如深了。

古代男权社会,虽然女性的地位很低,但是封建王朝的婚姻法却对女性不完全是摧残,因为字汉朝便有了“七出之条”的记载,在唐朝正式成为律法。简言之,根据七出之条,老婆不是你想休就能休的,必须要符合七出之条其中之一才能休妻。

所谓七出(又称七去):

无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

翻译过来就是说妻子犯了以下7条之一才允许被休:

1、无子嗣;

2、不洁身自好,与其他男子有染;

3、不孝顺公公婆婆;

4、乱嚼口舌,说是非,惹家庭不睦;

5、偷窃;

6、妒忌,惹夫妻不和;

7、身患恶疾。

除此以外,如果满足以下三条任意一条,即使犯七出戒条,丈夫依然没有权利休妻:

1、指妻子曾经帮舅姑服丧:曾经为公公婆婆守丧的妻子不能休;

2、娶妻时穷休妻时富有:陪伴丈夫白手起家的妻子不能休;

3、有所受无所归:娘家没人,无家可归的妻子不能休;

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汉律》所载的“三不去”,这三不去从今天来看非常极具讽刺意义,因为现代绝大多数情况下糟糠之妻早已成为发达丈夫的眼中钉,即使不直接提出离婚也各种受冷落,这绝对是道德的沦丧。

从现代文明角度来看,虽然七出是单方面对女性的摧残,但是在封建王朝,加之三不去一说,古代的婚姻法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女性不轻易被丈夫抛弃,也是无奈之下的律法了。

所以说古代,除了大唐民风开放以外,汉、宋、元、明、清时期活人妻通常指的就是被休了的妻子,不存在两个人自主选择离婚一说,那么“活人妻”至少是某方面有缺陷的。

娶了活人妻,如果是无子嗣和身患恶疾也就罢了,影响不大;若是因为盗窃、口舌、妒忌、不事公婆、淫乱,那影响的就是整个家族,不仅惹人闲话,家人被街坊邻居看不起,弄得家无宁日还不如不娶。所以自古就有“娶妻不娶活人妻”之说,古代被休了之后一般就是在娘家孤独终老了,着实令人同情。

娶妻不娶活人妻:现代意义

到了今天,民风逐渐开放,上个世纪更是官方主导了正规的女权运动,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大众认知,婚姻法倾向于男女平等,因此离婚在今天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如果按照古代“娶妻不娶活人妻”的传统习俗,那将会有多少因婚姻的悲剧而离婚的好姑娘得不到爱情的第二次眷顾了。

在今天看来,离了婚的女子一样是鲜花,但首先要弄清楚三个关键因素:

1、两个人为什么离婚,是生活磨平了爱情的棱角,还是因为个人因素。如果是个人因素,那就要考虑自己是否能接受她的性格,能的话就大胆的追求;

2、她和前夫有没有孩子,孩子在自己身边还好,如果孩子留在前夫那边,那么女子会不会因为放不下对孩子的爱,而难免经常与前夫接触,会不会有后患。

2、第三点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前夫的性格如何,会不会成为将来的后顾之忧。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前夫不间断来寻衅该如何自处,能否自处,这点是最应该考虑的。人心比鬼神更可怕,碰到无赖泼皮现行法律还不能完全的避免此类人的纠缠,难免会闹的家中无宁日。

以上三点不止男方找女方,女方找男方同样也应该考虑到这三点,这就是“娶妻不娶活人妻”的民间俗语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不是不娶,要慎娶,谓之“娶妻慎娶活人妻”。其实除了活人妻以外,“伏地魔”“妈宝男”等都是要“慎婚”的对象,一定要慎重。

种地莫种河滩地

其实命题人将“娶妻不娶活人妻”和“种地莫种河滩地”强行关联在一起属于个人品好,在古代并没有直接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

古代有很多类似的俗语,譬如:饿死不吃抱窝鸡、穷死不杀耕地牛/看家狗之类的话,其实两者并没有什么关联,只不过讲的都是日常生活,故而连在一起讲了。

“河滩”就是涨水的时候淹没,退水的时候漏出来的土地。可想而知河滩地的风险系数是很高的,说不定春天辛苦种上庄稼,到了夏天大雨滂沱,一场洪水直接被淹了,岂不是竹篮打水么。

所以说种地莫种河滩地,就像娶妻不娶活人妻一样,存在很大的隐患,说不定哪一天就集中爆发,是古人为了生活更加稳定而总结的精炼之语,在今天同样有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