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如鸿毛,重于泰山。鸿毛和泰山的意境是什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原文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这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中,司马迁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无限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14:11:1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原文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这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中,司马迁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无限痛苦,以极其激愤的心情揭露了汉武帝的刚愎自用,喜怒无常。同时也表达了泰山在司马迁的心中的位置是庄重、威严、雄伟的。

该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充分体现了司马迁的生死观和坚韧的人格精神。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抗日年代的延安曾在《为人民服务》 一书中引用了这句话,以此赞扬了一位普通战士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而牺牲,其死重于泰山,同时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战士向张思德学习。

笔者认为,人迟早总会死亡,要心胸豁达,积极乐观对待,要有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爱家庭的奉献精神,问心无愧,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死得崇高,至少不留骂名恶声。

最后,还是用毛主席这句话来作为对待死亡的的最后境界吧,\"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在当下,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大众而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不惜血汗的人,其死重如泰山,流芳百世;反之,甘为华夏民族叛逆,替西方反华制华势力而卖命的人,为财利而不惜伤害社会公义、百姓利益、他人利益的人之死,遭世人唾弃,其死比鸿毛还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