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满是尔虞我诈、互相提防,人们既害怕自己被人迫害、压榨、吃掉,又时时刻刻想着迫害、压榨、吃掉别人,别人的利益受损时做一群麻木看客,自己利益受损时呼天抢地找不到解决的
鲁迅发出这样的呐喊,其根源在于对于人性幽暗的深刻认识,对于国民性的深刻绝望,以及对于这个民族最后的希望。
1、人性的幽暗
鲁迅具有很深的反思能力,而且他所处的时代,又正是内忧外患,是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所从未面临过的新情况。
在这种被动的情境之下,鲁迅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国民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批判。
最后他得出结论,我们的文化和历史,竟然只有两个字:吃人。这两个字的背后,是我们的麻木,是我们民族中所有人的集体失声。再进一步说,这甚至是人性最深处的幽暗深渊。
这样的人性幽暗被鲁迅洞见到了。
2、深刻的绝望
鲁迅对于国民的态度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他在这点上有点像老子“眼极冷,心极热”。
但是在社会上“碰壁”久了,所见的事情越多,鲁迅便越失望。
创造一个贵族家庭,至少也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改造国民性,又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呢?
鲁迅不知道,因为眼所见的事实,让他越来越不相信这群成年人。
3、最后的希望
成年人长大之后,几乎人人都爱上了吃人,没有丝毫可以被改造的迹象。
但是孩子是清白的,他们像一张张白纸,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所以鲁迅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或许是我们民族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