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枪白马女将军的故事
1950年,一部叫做《赵一曼》的电影上映后迅速风靡全国。一个时年21岁,叫陈掖贤的年轻人坐在电影院里,被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感动的热泪盈眶。然而,此时的他
我个人觉得能够载入史册的女英雄女将军并不多,诸如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等等,算上民间传说,也不过寥寥数人,就像穆桂英,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为有没有这样的一位历史人物而大伤脑筋,更不用说几千年以前的花木兰了,更多的是一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罢了。但是在中国封建王朝,确实有一位女子受过正式的皇封,是真正意义上的女将军,同时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土司,她的传奇一生令人羡慕不已,这就是明末著名女将秦良玉。
从秦良玉的家世看,她的娘家是忠州人氏。父亲是一位读书人士,饱读诗书,思想开明,算得上是一位见多识广的贤能之士。秦良玉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虽然是女孩子,但是他的父亲却没有将她当作女孩子来样,反而认为即使是一位女孩子,也应当习武自卫,以免等到兵荒马乱的时候,成为别人手中的“鱼肉”。
在父亲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秦良玉自幼文武病重,除了诗书之外,马上步下的功夫也颇为不俗。到了婚嫁的时候,她和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结为夫妻,开始了她戎马一生的传奇。
秦良玉第一次展露其非凡军事才能的事件是在一次平叛行动中。万历二十七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割据地方,逐渐成为了当地一股不可小觑的地方势力。当时朝廷曾下旨让他率兵抵抗倭寇,可是他阳奉阴违,最后直接起兵造反。
明朝皇帝坐不住了,立即调派八路军马攻打杨应龙。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也是其中一路兵马,自幼熟悉军事作战的秦良玉也亲临前线,率领五百精兵负责粮草的押运,为丈夫分忧解难。这一次平叛行动,秦良玉初露锋芒,正史记载,她“连破金筑七塞,取桑木关,为南川路战功第一”。但是谦虚低调的秦良玉却没有让丈夫将自己的军功上报,虽然她立功很大,不过还没有被朝廷真正知晓其真正的
本领。
到了万历四十一年的时候,丈夫马千乘不小心得罪了朝廷的太监邱乘云,此人怀恨在心,找了一个借口诬陷马千乘,最后冤死在监狱之中。丈夫去世之后,秦良玉继承了丈夫的职位,代领石柱宣抚使一职,第一次从后台走向了前台。
天启元年,崛起的后金看准机会,包围了明朝重镇沈阳。秦良玉和哥哥、兄弟一起,参与到了解围的战斗之中。这一仗,哥哥战死,但秦良玉的威名也终于被朝廷所熟知,于是加封它为诰命夫人。
任命刚刚下达,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又起兵造反了,秦良玉迅速率兵平叛,逼迫奢崇明兵败自杀,这一仗,也让秦良玉升任了总兵一职。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总兵一类的武将官职历来是男人独占,秦良玉以一介女流位列其中,可见其杰出的军事才能。
但真正让秦良玉名声大噪的是率兵秦王这件事情。崇祯二年十二月,清兵绕道喜峰口,攻陷遵化,直抵北京城下。崇祯皇帝看到情势危急,急忙调令各地兵马率兵勤王,秦良玉得知消息之后,立即散尽家财,率领手下能征善战的白杆兵北上救驾,并在友军的配合下,很快解除了清兵对北京的威胁。
崇祯皇帝大喜之下,亲自召见这位传奇的女将军,并赋诗一首赞叹道:“蜀锦征袍手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出了发兵勤王,秦良玉在明末乱世之中,除了抵抗清军,也和张献忠等农民起义者有过交手,因其战功著作,忠心耿耿,所以后来的南明朝廷还加封她太子太保的头衔,封忠贞侯,这样的地位,作为一名女子,可谓是古往今来第一位。
纵观秦良玉的一生,前后戎马四十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