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飞没有,猛进可以!
星期天4月14日,漳州女排按部就班训练中。但是还是有新的东西加入,比如二传刁琳宇从二传组转入一传组找感觉,六大边攻手结合两个自由人共同练一传,郑益昕也来
年长的女排老球迷都清楚:
和老女排及黄金一代比,目前的国家女排的一传,属于集体严重欠费。
老女排及黄金一代的主要一传体系,平均能达超越820接近910的水平!
黄金一代的周苏红与刘亚楠等人的一传都是超越910的逆天般的好一传的好球存在,才会有副攻的各种快变的逆天般进攻!
目前的国家女排实战中,除了自由人也就张常宁一传算过关,接近达到820,算是目前唯一能打小主尚且还算合格的国家女排队员(这是那帮脑残粉根本看不到的,世锦赛上的张常宁那是体能状态低下加上心理高压,绝非真实实力);
要知道惠若琪打小主那才叫游刃有余,一传接近910级别,让对方的发球基本无攻,也几乎不敢轻易追发惠若琪,正因如此,惠若琪的接发面积主动扩大,进而主动勾引对方追发,这就大大释放球队其他队员的一传压力,这才是郎导那么看重惠若琪的根本,如今的张常宁比惠若琪的一传还差一截;
事实上朱婷,曾春蕾,龚翔宇,郑益昕的一传也就730水平,对上强队基本上能自保(碰上状态不好还自保不了),打小主都费着劲,况且让朱婷打小主保障她人,那是舍本逐末,偶尔为之可以,常态化是痴人说梦;
刘晓彤段放也就640的及格线上水平,对付普通球队还可,遇到对方强势的发球冲击就垮了;
一旦对方发球超水平发挥,目前的三人一传体系难保不崩溃,毕竟人家追发的永远是你一传相对最差的那位。
回头看看目前的古巴女排,还有一贯的俄罗斯女排等等,从不乏大力能砸的攻手,但是没有稳定的一传做基础,大赛不可能走远!
如今的国家队恶补一传,只是欠课补课而已,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包壮也就是应景地鼓励而已,还真当真了!?
作为主攻,李盈莹的攻击力,无疑是优秀的,但是严重偏科,并不卓越!
要想出人头地,除非改打强力接应,否则一传必须至少能接三轮!
极其可恶的是从小带李盈莹的陈友泉,格局狭小而又急功近利,压根不练不用她的一传,还把孩子早早用到疲伤态!
要是早有心把李盈莹培养成全面型主攻的话,怎么会不趁早打基础呢???
况且人家李盈莹自己一直以全面型主攻惠若琪为楷模!!!
而没有一传的李盈莹也注定了超级替补奇兵的命运!
因为所谓的李盈莹扣球不好拦,也不是绝对的!
主要是李盈莹的扣球有两大特点,让生手有些打怵:
一是左手主攻。
让习惯拦右手主攻的队员一时不好精准对位,毕竟拦网考验的是瞬间反应;
二是慢上快抽,加小旋。
姚笛是慢上,李盈莹是小臂高速率快抽,动作小而快,相当具有隐蔽性与欺骗性,对方对位起跳的时机节奏也不太好找,加上有点小旋,拦网变向,并不太好拦防。
然而真遇到高手,一旦把握了这些特点,针对性采取措施,也就被解局了!
李盈莹一旦打的多了,人家多研究多适应,也就会遇到所谓克星了。
而她的上限又决定了她很难摆脱克制,毕竟李盈莹扣球高度与弹跳滞空能力有限,不像朱婷无助跑的旱地拔葱起跳都能经常超手。
比如:反应神速的孙文静就找到了李盈莹的拦网节奏,当然她很矮跳的高度一般且没滞空力量也有限,还扮演不了真克星的角色。
国内联赛的副攻,和国际比还是差了很多,在国内联赛横冲直撞,并不能说明在国际上可以通行~
不要只看作为替补奇兵时的对荷兰美国的高光,且瑾记韩国波兰的翠蓝羞辱!
因此短期内李盈莹,仍会被郎导作为超级替补奇兵,在关键场关键局关键分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其实也是郎导对她的保护!
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等到李盈莹一传水平能达到730,才会被作为主力出场而不露怯!
当然,今年国家队联赛前期,朱婷轮休时,李盈莹会还是有机会主打一阵的。
最后补充一点:
从袁心玥的表现看球员的心理心态变化~
很多人都觉得袁心玥进步慢了!
其实非也!
里约前的袁心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猛冲猛打,毫无心理包袱顾忌地去冲击人家,此时的袁心玥是超水平发挥。
里约后袁心玥功成名就,此时反而多了心理负担,因害怕失误而求稳,反而表现一般。
而此时对手也摸清了袁心玥移动慢的特点,可以加以利用,并且人家处于冲击袁心玥的状态,于是大家就觉得她平庸了!
其实,不是袁心玥没进步,而是对手习惯了她,人家成长更快了,反过来人家冲击袁心玥,就反衬袁心玥不足了!
曾春蕾在明星赛上说蹙袁心玥的拦网,就有这层意思!
当然袁心玥的确有横向移动慢的问题!
这就是认知进步的螺旋上升成长规律!
这个规律,李盈莹也逃不掉的!
毕竟她3.10扣球上限高度,制约了她~~~
而欧美拦网高手的一般高度平均超过3.10,
尤其是调整攻球能力不可能达到朱婷原地起跳常超手的高度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