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谢邀
自先秦韩非子集法家之大成,确立了中国帝王术标准,法、术、势。
简单点做个比喻,就是法就是制定的规则;术是法的灵活运用;势则是格局、趋势。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首先很高兴受邀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加我关注,一起谈古论今
我是爱吃炸酱面的独爱炸酱面,我来回答
唐朝的勋贵集团主要指的是关陇贵族集团,这些人在隋朝时期本是支持杨氏一族的,但因为隋炀帝杨广改革吏治,废除贵族集团特权(世袭制)进而触动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根本利益而支持同为其一员的李渊,最终李渊建立了唐朝。
当然李渊所在的陇西李氏也是五姓七望中的李姓望族,李渊建立唐朝后成为皇族。
隋唐时期天下名门望族主要是五姓七望,其中包括:
一、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 唐朝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清河郡望源自西汉时期,其先祖崔意如为秦朝大夫,因功被封为东莱侯,他生二子,长子崔业字伯基,西汉时袭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当时归清河管辖),崔氏在东汉末已是一等大姓,排名在卢、王、郑之前。
博陵崔氏在东汉称为名门,经过北齐北周时期全面上升,在隋唐时尊为五姓七望之一,唐朝博陵崔氏一共诞生了15位宰相。
二、陇西李氏(今甘肃省东南部)、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 陇西李氏在秦汉时期是著名的武将世家,曾涌现过李信、李广等名将,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诞生了西凉王李暠,南北朝时期成为中原五姓高门士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后,李氏成为皇族。
赵郡李氏是李姓的第二大流派,其始祖是战国名将李牧,南北朝时成为高门望族,在唐朝曾有17人出任宰相。
三、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 范阳卢氏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北魏时期,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唐朝初期,范阳卢氏曾为李唐打击暂时沉寂,至于唐中期复兴,先后有8位宰相。
四、荥阳郑氏(今河南省) 荥阳郑氏起自西汉大司农郑当时,两汉之间的郑兴、郑众父子是东汉名儒,东汉末年郑泰是扬州刺史,三国时期曹魏郑浑闻名天下的太守,至此郑氏成为高门望族。 唐时因科举制的实行,望族的影响逐渐衰落,但荥阳郑氏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天下郑氏出荥阳”。
五、太原王氏 王氏得姓始祖是周灵王太子晋,北魏时期位列天下一流望族,唐朝时期更是名人辈出,有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也有唐高宗时的王皇后。
五姓七望是古代士族阶层的巅峰表现,他们都存在了数百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在无形之中左右天下大势,自然不是唐朝建立过程中因功而地位陡升的勋贵集团可比。
也正是因为五姓七望为代表的士族阶层的强大势力和影响力,唐朝建立后历任皇帝都在默默的消弱士族,最终在唐朝后期以五姓七望为首的士族阶层再也不能左右天下大势了。自唐之后也就在没有士族这个阶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