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首《元曲》你喜欢哪几首?

元曲是剧曲和散曲的总称,大家通常熟知的小令是归类到散曲里面去的,剧曲即是现代戏曲的前身,形成的文字部分就是剧本,有专门的演员进行舞台表演。遗留下来的现在只有文字部分,表演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7:59:47

台湾重要的散文作家琹涵说:“聆听元曲,让孤旅的人生有无限风景!”;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与元曲。”

如果说,唐诗是“京东大鼓”,宋词则是“江南丝竹”,而元曲则是以羌笛为伴音、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浅吟低唱。它融合了大俗和大雅,以一种自然之态,让人欲声又忍,一唱三叹。

最喜元曲玉如意,一生风月且随缘!遇见你的那一刻,怦然心动,惊艳了时光!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

心难舍,

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

山又遮,

人去也!

【解读】

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

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解读】

这是《西厢记》里演绎的一段缠绵欲绝的离别之情,也是一个千古佳传的爱情故事。崔莺莺和红娘送张生进京赶考,在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这本是离别人的伤感之时,却偏偏碰上了深秋这个季节,多么烦恼人呀!他们彼此怨恨相见得太迟、离别得太快。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挂住那斜阳。张生的马慢慢地走,崔莺莺和车紧紧地跟随。一对相爱之人刚刚结束了相思之苦,却又早早开始了别离之愁,这离愁别恨有谁能理解?

《凭栏人.寄征衣》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解读】

此曲写妻子想给外出的丈夫寄衣时的复杂心情;不寄衣怕夫挨冷,寄去又怕丈夫不归,已有“悔叫夫婿觅封侯”之悔。这首小令在构思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闺妇在寒冬到来时给远方征人寄军衣的矛盾心理的刻画,表现了妇人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寄与不寄都渗透了深挚的感情。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明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解读】

朝天子:曲牌名。

此曲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蟾宫曲·雪》

薛昂夫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杨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

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解读】

这首小令主要运用了比喻、用典、反问等手法。开篇用三个妙喻领起,把漫天飞舞的大雪,比作是仙女洒下的晶莹洁白的美玉,又似点点杨花,片片鹅毛,飘逸灵动,无限妩媚,写得美艳奇绝;再用“访戴归来”,“寻梅懒去”与雪相关的典故,让人感动,使雪境更具魅力;以反问作结,引发读者的思考,耐人寻味。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解读】

《天净沙·秋思》这首几乎是句句押韵的小令把一幅苍凉孤寂的天涯行旅图展现在读者面前,言简义丰,句法别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

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

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

则见双燕斗衔泥。

【解读】

《大德歌·春》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这支小令以一位闺中女子的口吻抒发其盼望离人归来而久久未归的哀怨情愫。曲子以“归”为诗眼。首句“子规啼”,因其声若“不如归去”,能发闺妇怀远之情。二、三句妙用三个“归”字,贴切、自然流畅,强烈地传达出思念的情感。在飘飘柳絮衬托之下,“添”字尤见精神,准确地把握了因“思”而起的恍惚神态。末句写眼前景,以双燕衔泥营巢继续映衬和强化浓郁的思念和独寂之情。全曲运用既典雅又通俗的语言,蕴藉含蓄地表现闺中少妇绵绵不断的相思之情!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