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规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反而觉得曾国藩是坏人,他屠城,杀死很多无辜百姓,洪秀全代表着农民不满统治者压迫才起义。假如农民有饭吃、有衣穿,得到统治者的爱抚,洪秀全会
洪秀全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用好坏来评价。
首先,他是一个野心家,后来还成为一个妄想狂。本身也没有什么太大先进性,对比清政府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更是渣渣。太平天国能有那么大声势,更多是靠冯云山,杨秀清,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等诸王和那些骁将。他只是被历史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一个“幸运儿”。一个精神领袖和宗教图腾。而且他后期不满足于仅仅做图腾的时候,他还是个猪队友,不停拖后腿。可要是没有他,太平天国运动前期也很可能无法成功。
对于太平天国,不论有多大的阶级局限性,有多少斑斑劣迹,总比太平天国起事时的那个腐朽没落的清政府要好。在历史的大势来说之所以太平天国最后失败了,一方面太平天国腐化堕落了,另一方面是清政府确实进步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历史线上留下了一系列轨迹——重用汉臣能臣,消灭太平天国和捻军,洋务运动,兴建海军,中法战争,收复伊犁,组建北洋,直到甲午战争玻璃碴子碎一地。在甲午之前这三十年,是一个伪的大国崛起的过程。同时也给清政府延寿几十年。而这一切的改变,不是清政府自愿的,而是被逼的,始作俑者就是洪秀全。
也许有人觉得给清政府延寿不是一件好事,可是我们假想一下。假如没有太平天国倒逼清政府改变,军事力量大幅度增强,那么中法战争,新疆事变可能会发生什么。可能“中国”这个概念未必会出现,中华民族甚至未必能挺到甲午战争。而且也是因为清政府有一定力量。甲午战争之后才没有被彻底肢解(主因还是列强矛盾,但是在非洲列强也有矛盾,怎么就很愉快地把非洲分掉了,可见自身力量还是有关系的)。
最后总结。洪秀全人品和才能都不值一提,私德更是劣迹斑斑。但是他赶上了时代大潮,一开始是具有一定历史先进性,于是他可以在南京称孤道寡。后来他们自己作死,同时清政府被倒逼,通过各种改革,比太平天国更先进,于是同光中兴,续命延寿。在中国大的历史线上看,洪秀全是有贡献的。当然站在江南无数死难者的角度看,他就是乱世的罪魁祸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