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崛起》秦,魏,齐,赵,楚,韩,燕国,伐交罚谋,为何无永远的敌人?

所谓的敌人,是当前的立场属于对立面,目前暂时无法通过调解使利益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必须经过斗争才能获取自己的利益,但同时也会造成另一方的利益损失。但是,这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5 02:44:17

所谓的敌人,是当前的立场属于对立面,目前暂时无法通过调解使利益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必须经过斗争才能获取自己的利益,但同时也会造成另一方的利益损失。但是,这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未来发展的变化,很有可能改变这种对立的立场,甚至变成盟友关系。

当秦国逐渐强大,而且有灭六国野心的时候,那么从立场看,秦国就是六国的敌人。但是,秦国不能把六国当作敌人,或者说为了瓦解六国的联盟,秦国应该拉拢一些国家对付或者削弱六国联盟的势力。因此,秦国要夺取天下,必须灭掉六国,但是不能同时把六国给灭了,而是有一个一个的把六国灭掉。

因此,秦国有远见的谋士就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先拉拢离自己比较远的国家,然后攻打离我们近的国家。这也是《孙子兵法》提倡的一个策略之一。为什么先攻打离我们近的敌人呢?攻打离我们近的,就可以慢慢扩大自己的势力。而如果你攻打离我们远的地方,那么就算你打赢了,也守不住,除非你没有夺取天下的野心。

秦国先灭韩国,一个是韩国离秦国近,二是韩国实力比其他六国弱些;然后灭赵国,因为灭赵国后,就会形成战略包围魏国,给魏国一种泰山压顶之势;接下来就灭掉魏国,灭掉魏国后,秦国的实力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匹敌,同时也形成了对楚国的战略包围。因为秦国干掉这些国家的同时,一直与齐国修好,而眼光浅短的齐国以为秦国会放过自己,所以一直和秦国结盟。

就这样,秦国对楚国形成了战略包围之势,接下来就是灭掉楚国。等到灭掉就楚国,秦国占天下三分之二,实力远远超过齐国,然而秦国并不急着对齐国下手,而是先干掉燕国,这样就给齐国一个错觉,认为秦国会和自己平分天下。实际上,是秦国对齐国进行一次战略性包围,当燕国被灭掉后,齐国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鼠目寸光。最后也难逃被秦国干掉的命运,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齐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宏愿。

这就是秦国的高明之处,它不会一下子把六国当作自己的敌人,而是一个个瓦解他们,然后分而灭之。所以,秦国今天和这个结盟,明天和那个结盟,从信用角度来看,秦国是朝三暮四的国家。但实际上是从战略的角度考量,随着自己势力不断的变化,它的敌人也随之改变。因此,有人就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