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三次投降仍旧被奉为蜀汉忠臣,于禁一次投降为何被辱骂至今?

刀叔导读:严格意义上来说,姜维的三次投降,第一次是投降,后两次是诈降。
不是所有的投降者都像于禁这么倒霉。同样是投降,关羽、张辽、徐晃、黄忠、马超等,却成了后世所仰慕的英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6 05:45:08

刀叔导读:严格意义上来说,姜维的三次投降,第一次是投降,后两次是诈降。

不是所有的投降者都像于禁这么倒霉。同样是投降,关羽、张辽、徐晃、黄忠、马超等,却成了后世所仰慕的英雄。他们和于禁最大的不同,就是即便投降,也没丢了男儿的气节。张辽、徐晃投降曹操,叫识时务者为俊杰;黄忠、马超投降刘备,叫弃暗投明;而关羽,也给自己投降曹操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降汉不降曹。

《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玩投降的是蜀汉的大将姜维。姜维这一生,跟投降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部《三国演义》,至少写到了他三次投降(包括诈降)。

第一次——天水投降诸葛亮

天水关也是三国用计的最精彩之处。诸葛亮先派赵云邓芝假装兵出褒斜谷,以迷惑曹军,自己亲率大军出祁山。三国志及资治通鉴上说“三郡皆叛应亮”,不如三国演义说的具体而生动。三郡指南安,天水和安定。

这次投降,姜维是走投无路,两者在智谋上的对决又惺惺相惜,客观的来说,没办法黑姜维,同样没办法赞扬姜维。

第二次——诈降曹真

曹真士兵捉了个奸细,送到他面前,那人却说自己是来献降书的,从他的衣服里拿出的降书,是姜维写的。这封书信,大意为:我本来就是魏人,误中了诸葛亮的奸计,才迫得于投降了,但身在蜀营心在魏,时时刻刻无不思念自己的国家,现在你来了,我也可以解放了。你先假装败退,我在蜀军后面,以火为号,两下夹攻,蜀军必败,诸葛亮也指日可擒。

曹真还真信了他的这些鬼话,不听费耀的劝解,立即按姜维所言排兵布阵,费耀没法,只得亲自代曹真上阵,去接应姜维。刚开始也正如姜维所言,还有些杀头,可随着事件的发展,越来越不对,费耀军被杀败,死伤无数。

姜维诈降,诓骗曹真,但是因为费耀的替死,使得曹真躲过一劫。

第三次——诈降钟会

这段实在太经典了,每每看到央视版三国里,姜维最后的无助,都不禁感叹。

从姜维这三次投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姜维是个不太认死理,不拘小节的人,只要能达到最终的大目标,他可以暂时放下个人的名节,哪怕不择手段,也在所不惜。

但姜维又是个有大节的人,他的投降,和于禁的贪生怕死有本质的区别。

在演义中,蜀汉是正统,大家对姜维投降蜀汉大有褒奖,但从更客观的角度来看,您又认为姜维的投降是否合理呢?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评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