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经理长期年化超过15%的只有10人,年化超过10%的有60人,怎么看?

文/易论招财圈
想必绝大多数股市参与者都应该听说过,巴菲特投资生涯几十年,其平均年化收益也就在20%左右,而这就让其成为了当年的世界首富,资产呈现几何数的增长,纵观全球股市,通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15:54:01

基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收益率不稳定的行业,长期来看不管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能长期保持较高年化收益率的基金都是凤毛麟角,不仅国内如此,全球都是如此。

国内的公募基金总体来说比私募基金在管理上更规范、更严格、更透明、资金规模大、管理经验丰富,并有人才与技术集成优势,但是能够长期稳定保持较高收益或者能战胜市场的并不多见。随着国内机构与基金数量的不断增长,公募基金的早期的人才、资本与信息等优势在下降,市场收益率总体来说是在缩窄的过程当中。近些年来由于私募基金的大力发展,很多公募人才大量流失,这对公募基金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由于国内的公私募基金的年限都偏短,公募基金超20年年限都是极少数,而且先期的历史数据残缺,所以对国内公募基金做出准确评价并不容易,随着近些年透明度的提高,基金经理简历、基金规模与历史净值等才更为透明。而且公募基金的类型也不同,货币基金占一多半,其他的为混合型基金、债券基金与偏股型基金等,所以年化收益率也有较大的区别。

从公募基金十年前的情况来看,公募基金的回报率还是高于市场基准的,不少公募基金每年能够创造5%左右的超额回报率,这些超额回报率的获取主要是基金的主动策略赢得的,这说明国内市场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市场信息不对称,二是中国散户群体庞大,三是市场操纵性偏强,四是基金有资本与人才优势等。

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结构逐渐变化,机构投资者的逐年增长,市场的有效性有所提高,公募基金的回报率也有所下降,这对公募基金经理要求也更高,要想做好公募基金需要有优秀的调研分析团队,要有出类拔萃的交易团队与高效后台,要有领先大数据链与IT设施,要有丰厚的绩效奖励,还要有出色的市场宣传等。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国内共有141家基金公司,1945名基金经理管理了5564只公募基金。在如此庞大的公募基金队伍中能够选出赚钱的基金也非常困难,能够选出长期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的更是难上加难。

今年上半年,从各类公募基金的业绩表现来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最高,为22.60%,其次为21.81%的指数型基金平均收益率。总体来说今年公募基金表现还是可以的,但是中短期收益率不足以说明问题,基金经理的水平还是要看长期收益率。一般来说分析一个基金经理的水平需要通过信息比率等来分析,由于国内的基金经理缺乏年限,所以测评存在一定的困难。

随着国内公募基金从主动型向被动型投资策略过渡与综合,预计未来的公募基金的收益率会趋向稳定,但是收益率总体来说会有所收窄,战胜市场并获得超额回报的依然还是少数,这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提高了难度。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