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建三局干过两年,讲一下我的看法吧。
除了一些大型的基建项目,如高铁机场,很有必要,像那些地标性的建筑,很多都是赔钱赚吆喝。
举一个例子,郑州最大的地标建筑玉米楼,建好很多
谢谢邀请!建筑产业一直是我们的支柱产业,每年都是正增长的,所以并不是工程越来越少,而是地方上的中小型企业越来越难接活了。
这其中有好几方面原因,其一央企的侵蚀,一二线城市我们不谈,就说三四线城市,城市里走一圈看到的大基建上面都挂着大大的中国建筑,中国中铁,虽然这其中有很多是房产公司带过来的,三四线城市本地项目就这么多,被他们一进入,本地企业能接的活就越来越少了。
其二政府推行 ppp,政府为了加快本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打包基础设施(公路、道路、轨道交通、桥梁等)和公用事业工程(学校、医院等),原本一部分的工程是可以在本地公共交易中心发布公开招投标,地方上的企业也可以参与招标,但是政府直接捆绑为 ppp之后,少则几个亿,大则几十亿的项目也只有那些央企国企才能实施。本地中小型企业根本没法参与。
其三垫资,切实感受现在的钱是一年比一年难拿,不管是房产项目还是企业厂房建设的。竣工付百分之三四十的项目比比皆是!中小型企业接了这样的活之后万一项目垮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很多中小型企业不敢轻易的去接垫资大的项目。
虽然三点说的其实都跟钱有关,但是最先淘汰的并不是没钱接不到活的,而且在建筑市场不规范经营的,经常围标串标,低于成本的去中标。既不规范施工节约成本偷工接料,只要是资金链一段或者发生一起事故,企业直接死亡。
我是土木匠人,谢谢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对,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