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贾诩司马懿哪个的情商更高?谁才是真正的“算无遗策”?

情商最高的是贾诩。
贾诩在三国谋士中,智谋也是出类拔萃,但更突出的是其无与伦比的情商,不管是在李傕、郭汜处,还是在张绣处,乃至在曹操处,都被委以重任。他能够准确判断感情,在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3 13:41:27

情商最高的是贾诩。

贾诩在三国谋士中,智谋也是出类拔萃,但更突出的是其无与伦比的情商,不管是在李傕、郭汜处,还是在张绣处,乃至在曹操处,都被委以重任。他能够准确判断感情,在为段煨效力的时候,认为段煨为人多疑,内心忌惮自己,自己如果离开他,必定高兴,但段煨又希望自己离开后能够作为外援,必定厚待自己家人。于是,贾诩离开段煨,投奔张绣,果然张绣待之以子侄之礼,而段煨厚待他的家人,实现了双赢。后来,贾诩准确把握官渡之战袁强曹弱的形势,劝张绣趁机投降曹操。在这样的关键阶段,即使是杀子之仇的张绣来降,曹操也是大喜过望,封侯加爵。而贾诩自知不是曹操旧臣,怕曹操猜疑,闭门自守,从不与人交往,也不攀附权贵。特别是后来,面对曹魏集团继承人问题,曹操屏退左右,单独问他,贾诩先是表示沉默。在曹操一再追问下,回了一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准确把握劝谏幅度,接连退让避免了曹操对其立场的怀疑,语言虽然隐晦,但既表明自己是站在曹魏集团立场发表建议,又支持了寻求自己帮助的曹丕。最终,自己的一票成为曹丕被立为王储的关键一票。

算无遗策的是郭嘉。

郭嘉本人深通算略,达于事情。在刚见到曹操时,就为曹操分析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坚定了曹操与袁绍决战的信心,并帮他谋划眼前和长期的战略目标。深得曹操赏识,成为曹操重要谋士。征讨吕布,曹操见士卒疲倦,想要退兵,正是郭嘉力谏,最终生擒吕布;孙策尽有江东,打算偷袭许都,众人都很担心,只有郭嘉认为孙策“轻而无备”必死于刺客之手,后来果然如此。面对刘备背叛,又有袁绍进逼,郭嘉认为袁绍一定不会乘机来攻劝谏曹操先东征刘备。在与袁绍决战时,更显郭嘉料敌机先。官渡之战后,众将想要乘胜攻取袁谭、袁尚,郭嘉认为如果进攻太急,两人会互相扶持,如果放缓攻坚,两人就有发生内斗,后来两人果然争夺冀州,最终被曹操平定。曹操征讨乌丸和袁尚的时候,采纳郭嘉“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建议,一举击败袁尚和乌丸联军。郭嘉去世后,曹操评价郭嘉“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并在赤壁战败后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寿命最长的是司马懿。

首先,不得不说司马懿确实有着出众的谋略和杰出的军事才能,从谋士的角度说,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其咄咄逼人之势,让曹操意图迁都以避其锋。正是司马懿建议联合孙权,牵制关羽,最终导致关羽被其俘杀。作为军事统帅,让诸葛亮屡出祁山而无功。平定辽东之役,行军一百天,回来一百天,进攻作战一百天,六十天修整,对整个战局把握之精准,声东击西计策之运用,战场之连战连捷,可见其是更一个高超的军事统帅。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除了上述基本条件,最重要的是司马懿寿命最长,熬死了他的对手诸葛亮,熬死了他的三任君主,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均有掌控司马懿之能,但即使最少的曹睿也先司马懿而去,只能留下无能的曹爽,牵制司马懿。这时的司马懿,魏国还有谁能比得上他的威望,天下还有谁能比得上他的老谋深算。正是他活过了所有对手,最终成为了三国最大的赢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