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二战题材一直是军迷们聚焦的热点,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可谓是二战的转折点,我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战场性质总结为城市战,而不是野
感谢邀请,上次我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这次就重新汇总说一下!这个问题可以从四大因素来讲。简而言之就是:整体战略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国家综合实力因素。咱们往下每个因素具体分析。
先说一说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的作战背景:大名鼎鼎的“巴巴罗萨计划”!光听这个名字就觉的很上档次,“巴巴罗萨”很流弊的样子!巴巴罗萨就是二战时期德军对苏作战的代号。德军对苏作战初期那可是一帆风顺,运用坦克加装甲战车的机械化部队闪击苏联,迅速消灭了上百万苏联军队,占领了大批土地,兵锋直指斯大林格勒。
战略因素: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的目的一是可以截断苏联的粮仓石油跟煤炭资源;二是可以以斯大林格勒为跳板继续北上进攻苏联。高加索油田出产的石油大部分由斯大林格勒北上运输,占领斯大林格勒可以截断苏联的石油补给,而且德国国土面积很小也是非常缺乏石油资源。斯大林格勒属于苏联的南部粮仓——伏尔加河平原,以斯大林格勒为据点占领伏尔加平原那苏联红军的吃饭可就是个大问题了!斯大林格勒往西是苏联的煤矿,占领煤矿,苏联就又少了大批能源。基于这三点苏联也是知道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所以调集重兵拼命死守。苏联动用了二百五十多万军队围攻德国的一百来万部队。
环境因素:苏联的冬天可以降到零下四十多度。德军起初很顺利,希特勒自大的认为秋天就能结束对苏作战,所以御寒措施准备不足。等到严寒到来的时候,德国士兵缺少御寒之物,手都冻的拿不起来枪,脸上都结霜了,坦克石油都被冻住了!尤其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德国第六集团军被苏联红军包围,成片的士兵被冻死,对德国士兵来说缺衣少粮不能御寒才是最大的威胁。反观苏联方面,虽然也冻死无数,但是人家毕竟是土生土长的!所以御寒方面自然比德军强。同时由于冬天到来极大的影响了德军的运输线,导致德军后勤完全跟不上部队消耗。
坦克都被积雪包围冻住
上图是成片冻死的德军士兵,下图士兵脸上都结霜了。
人为因素:先说希特勒,这个伙计最牛逼的是演讲,他靠演讲洗脑成为了德国的独裁者!希特勒搞政治很牛逼,但是军事方面就很烂,可以说他完全就是瞎指挥,而且经常临阵换将,不如他意就会被撤职,他在大后方指手画脚的乱调动前线的作战部队使德军不能集结优势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仅仅是第六集团军27万人进攻,而且当第六集团军被苏联包围的时候希特勒居然下令宁死不退,本来可以突围但是迫于希特勒的淫威,最终第六集团军被团灭,保卢斯将军带领九万多人投降。
接下来说说第六集团军的保卢斯将军,作战参谋出身,“巴巴罗萨计划”的制定者。他是参谋没有实地指挥过部队,临阵经验方面就是个菜鸟,反观对面苏联是名将朱可夫元帅。进攻斯大林格勒初期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挺顺利占领了大部分城区,后期陷入巷战,坦克战车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了!当第六集团军被包围时,保卢斯犹豫不决最终贻误突围时机,被苏联团灭。
综合国力方面:虽然德国的经济以及钢铁产量比苏联要高,但是毕竟国土狭小人口也比苏联少。苏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德军闪击战失败后,进入战争消耗期完全耗不过苏联。尤其是冬天到来,德军的后勤补给完全跟不上作战需要,苏联游击队也频繁袭击德军铁路运输,苏联空军也能够耗过德国空军。德军死一个士兵几乎没有补充,而苏联死一个可以补充俩。再加上本土作战,苏联拥有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一场消耗战,更是两个国家国力的比拼。
综合上述四个因素,德军兵败斯大林格勒,苏军进入全线反攻,最终攻破柏林,希特勒自杀,德国卒!
我是抽烟的苦咖啡!如果您觉的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为我点赞!
关注我,每天都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