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军第6集团军被合围于斯大林格勒后,南翼的德军整体态势非常严峻,尤其是在希特勒不准第6集团军的突围请求后,拯救第6集团军20多万官兵的唯一途径就是由外围德军发起的解围进
在德军第6集团军被合围于斯大林格勒后,南翼的德军整体态势非常严峻,尤其是在希特勒不准第6集团军的突围请求后,拯救第6集团军20多万官兵的唯一途径就是由外围德军发起的解围进攻了。然而即使是在如此生死攸关的危机下,希特勒在解围兵力的投入上却如此的“吝啬”,在最有希望的首次解围进攻中,德军投入的只有2个装甲师而已,即使到了后期也不过只新加入了一个装甲师,他们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路程,却最终无法再前进一步。
执行解救第6集团军任务的是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下辖第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的第3集团军,这些集团军是早就已经身处前线的部队,没有一支是新锐部队。时任该集团军群司令的曼施坦因元帅在开始解围行动之前就指出要想解救第6集团军并恢复之前的态势至少需要投入一个新的集团军规模的部队,待完全展开后发起反突击,解救被围德军。
原计划的解围行动是在两个方向上发起钳形攻势,为第6集团军打开一个较宽的缺口,重建一条地面补给线。分别是由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57装甲军和霍利特集团军级支队的第48装甲军执行,计划配属给第57装甲军的兵力是第6装甲师、第23装甲师、第15空军野战师以及隶属与A集团军群的大量统帅部预备队炮兵,然而第15空军野战师当时还需要几周才能组建完毕,预备队炮兵也只到达了一个烟雾迫击炮团(火箭炮);而计划配属给霍利特集团军级支队的兵力是7个师,其中已经有2个师派往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防线也稳定整个集团军群的北翼阵线,计划调拨的第3山地师临时派往了其他战场,下属的第2装甲师在之前的战斗中便已经损失严重,失去战斗力,2个空军野战师也战斗力太低,只能执行防御任务(戈林编组的垃圾部队),实际执行解围行动的兵力只有第48装甲军下属的第11装甲师和第336步兵师。
也就是说在一开始德军用于解救第6集团军的兵力只有3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后期由调来了1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只能弥补解围行动中的损失,无法增强其突击能力。这个兵力是多么的弱小,对于曼施坦因不断的增援要求,希特勒表示已经没有任何可用的部队了。然而在南翼希特勒如此的吝啬,却在北翼和中路不惜浪费兵力去坚守那些已经没有意义的突出部,杰米扬斯克突出部有12个师,勒热夫突出部有29个师,如果放弃这些突出部可以分别节省出10个和22个师的强大兵力,这些兵力完全可以解救第6集团军,而且恢复南翼的态势也绰绰有余,可以希特勒没有这么做。
那些突出部是很好的进攻莫斯科的跳板,可是当第6集团军覆灭后,希特勒也不得不承认德军在也不可能有实力恢复对莫斯科的进攻了,之后也不得不放弃了那些突出部,可惜已经为时太晚,第6集团军已经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