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回答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了肥料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施肥的时期及施肥量决定了作物的产量高低,水稻是在水中生长多农作物,在插秧前,必须把地面整平,一方
水稻分蘖的速度和数量对水稻的最终产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为水稻的分蘖数量直接关系着后期平方米内的有效穗数。因此,水稻的分蘖也是水稻的产量因子组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如何施用蘖肥,促进水稻分蘖的快速生发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措施。
水稻的蘖肥施用有一个误区,很多的稻农朋友都会认为在移栽之后较为及时的撒施对促进水稻的分蘖速度和数量方面有优势。这样做的确对初期的分蘖速度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分蘖的中后期就会因为肥效持续期的问题影响到中后期的分蘖速度和数量。因此,分蘖肥的施用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施用。
1、水稻的分蘖规律。在黑龙江寒地水稻种植区,由于气候的因素影响,水稻可利用的分蘖数量较少,一般都是利用前4片叶的同伸分蘖。但是在吉林、辽宁地区,第5片叶甚至第6片叶的同伸分蘖也能安全成熟。所以,黑龙江地区水稻移栽过程中对叶片的完整性有着较高的需求。比如苗床上常见的第一片叶的干枯、腐烂,就会造成第一片叶的同伸分蘖损失。
水稻的分蘖有规律可循,在所有叶片保持完整的情况下,第4叶完全抽出之后,开始第一片叶同伸分蘖的分化,逐渐的分化出完整的分蘖。而一些特殊的育秧方式,在第4叶尚未完全抽出的前提下,就已经开始了第一片叶的同伸分蘖分化,在育秧苗床上就能分化出分蘖。同理,在第5叶完全抽出之后,开始了第2片叶同伸分蘖的分化。第6叶完全抽出之后,开始第3片叶同伸分蘖的分化。第7叶完全抽出之后开始了第4片叶同伸分蘖的分化。而且,在后期还会伴随着分蘖在此分蘖的过程。但是,后期的分蘖由于分化时期较晚、安全成熟的时间不足,很多的晚生分蘖在收获季都不能安全的成熟。所以,黑龙江地区种植水稻,需要科学、及时的晒田、控孽,控制晚生无效分蘖的发生数量。
2、如何施用分蘖肥。分蘖肥,是满足水稻分蘖高峰期对养分需求而施用的肥料,一般以尿素为主,还有的稻农朋友有可能在尿素中添加少量的微量元素肥料成分,也是可以的。
2.1用量。以黑龙江地区的种植经验来看,蘖肥中的尿素施用量占尿素施用总量的30-40%较为合理。一方面能够满足水稻分蘖盛期对氮素的需求,一方面在减少穗肥中尿素的用量也有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即便是尿素施用过量,也可以通过晒田的方式来缓解。但是,不建议蘖肥中添加硫酸铵,水稻进入分蘖期就已经进入了生长较为迅猛的阶段,此时叶色较为浓绿、长势较为喜人,并未出现明显的缺素症装。此时在尿素中添加硫酸铵并不能有效的促进水稻分蘖,反而会增加种植成本。
2.2施用时期。水稻移栽之后及时施用的肥料是返青肥,是加速秧苗返青的肥料。分蘖期施用的肥料叫做分蘖肥,是促进秧苗分蘖、满足分蘖高峰期对养分需求的肥料。从前面我们知道了,黑龙江地区的水稻在7叶完全抽出之后进入第4片叶的同伸分蘖分化的阶段,此时也是水稻分蘖的最高峰了。而水稻的肥效反应期也比较长,用公式表示就是n+2,意思就是在第n叶施用肥料,但是肥效反应最大化的阶段却是n+2叶的阶段。所以,水稻的肥效持续期大概可以持续2片叶生长周期的时间。既然在水稻的7叶期进入水稻分蘖分化的最高峰,那么我们根据n+2的肥效反应公式就可以推算出需要在5-5.5叶左右的阶段施用分蘖肥,对促进水稻的分蘖有着比较好的效果。
2.3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蘖肥来说,不建议过晚或者过量的施用,都会造成水稻的旺长、徒长以及生殖生长分化延迟的情况发生。这对于水稻的正常生长来说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而且,水稻的旺长也会增加后期倒伏的几率。所以,在蘖肥的用量和施用期方面,需要科学的用量、适宜的时期追施。而且,也不建议使用液体的肥料代替尿素,有可能会造成分蘖高峰期的肥效反应不足的情况发生。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