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海狼级核潜艇有多么强?

“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首艇“海狼”号攻击型核潜艇(SSN-21)是美国海军第3艘以“海狼”命名的潜艇。首艘“海狼”号潜艇(SS-197)于1937年加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第二次世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4 23:00:26

“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首艇“海狼”号攻击型核潜艇(SSN-21)是美国海军第3艘以“海狼”命名的潜艇。首艘“海狼”号潜艇(SS-197)于1937年加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沉17艘敌方舰船,在1944年12月沉没;第2艘“海狼”号潜艇(SSN-575)是“鹦鹉螺”号后第2艘核动力潜艇,1955年7月21日下水,1958年10月创造了连续潜航60天的世界纪录,1987年3月退役。美国海军用“海狼”命名SSN-21号潜艇,是希望能够延续这种光荣和传统。

根据美国海军的想定,“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将取代“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主要用于远海大洋和极地海区猎杀前苏联红海军的各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大型水面战斗舰船等。因此,该级艇集成了当时最先进的核动力、推进器、武备、通信、传感器和声学隐身技术等,代表了美国海军在攻击型核潜艇领域的最高水平。“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首艇“海狼”号于1996年开始海试,1997年正式交付美国海军。按照美国海军的计划,“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将建造29艘,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尤其是1980年代末期1990年代初期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一耗资惊人的攻击型核潜艇计划在1992年被老布什政府建议取消,美国国会也仅仅通过建造第2艘和第3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预算,剩余26艘的建造计划在1995年被正式停止。

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第2艘和第3艘先后开工,“康涅狄格”号(SSN-22)在1998年12月服役;“吉米-卡特”号(SSN-23)在2003年服役。

作为美苏冷战期间的产物,“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技战术性能到今天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首次采用了超高屈服度的HY-100高强度钢制造耐压壳体,最大下潜深度超过600米,具有良好的深水性能和极地冰区活动能力;S6W型加压水冷堆赋予了强大的动力来源,使得在同样安静和追踪敌人的情况下,“海狼”级的水下战术航速是“洛杉矶”级的2倍;此外,以反潜为主要使命的“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还首次运用了“有源消声技术”和“主动隔振装置”,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潜艇的辐射噪声总声源级,能够充分利用海洋声学背景实现声学隐身,并且配备了8具660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533毫米鱼雷时采用套管),具备快速开火能力, 雷弹(巡航导弹、反舰导弹)携载量可以达到50枚,火力强大,持续作战能力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