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过程其实很简单。
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征讨孙吴,实际上究竟有多少兵力哪?
演义中周瑜对孙权说“曹操北方带来十五六万,荆州投降七八万,也就在二十多万
赤壁之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过程其实很简单。
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征讨孙吴,实际上究竟有多少兵力哪?
演义中周瑜对孙权说“曹操北方带来十五六万,荆州投降七八万,也就在二十多万。”
我觉得这个分析靠谱。
根据史料记载,曹操大约也就在这个兵力上,可能还会少一点。
周瑜请求孙权只要给他五万人马,他保证打败曹操。
孙权说:五万人马一时难以调集,先筹备三万精兵,分别由周瑜、程普带领先行。孙权继续组织兵力增援。
周瑜驻扎在樊口,刘备前来慰问,得知周瑜只带了三万人马,就说“太少了。”
而周瑜却说:“这已经足够啦,将军就看我击败曹军吧。”
此时,刘备仅仅带领关羽、张飞共两千人跟随在周瑜后面,但不归周瑜统领。
208年十二月,孙刘联军逆流而上,到达赤壁。
此时,曹军已经出现瘟疫。
首次交战,曹操就失利,退居江北。
周瑜采用黄盖计谋,一把火把曹操烧跑了。
曹操自己说,由于出现了瘟疫,就把船只烧掉主动撤军。
从这个过程看,双方交战并没有投入大规模的兵力。
这个阶段,刘备、关羽、张飞所带领的二千人马也没有发挥直接作用。
在曹操败退之后,孙刘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
这个过程,虽不象演义说得那么精彩,但关羽、张飞、赵云肯定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整体而言,我认为有没有刘备的参与,孙吴一样会取得战役的胜利。
孙刘联盟更大意义上是对曹操心理上产生了压力,毕竟刘备也是一代枭雄。
如果赤壁之战不是瘟疫发生,双方可能就会形成对峙。
那么作为万人敌的关羽、张飞、赵云就会发挥更大的威力。
攻防作战,主帅个人的能力更为重要。
但赤壁之战,并非如此。
再看一下刘备此时的实力。
演义的说法是刘备屯夏口,收集前溃散的将士万余人;刘琦逃到了江南,也带过来了万余人。
这就是有些资料所说的,孙刘联盟五万人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
但我还是认为孙刘联盟三万二千人,靠谱一些。
在当阳长坂坡时,刘备也就三五千人,被曹操彻底击溃,仅有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数十骑逃走。
但关羽带领的水军没受影响,大约也就一二千人。
刘琦屯驻的江夏已经被曹操占据,刘琦能够带走的也不会有一万人。
赤壁之战,刘备参与的二千人,恐怕就是关羽所率领的二千水军。
曹操是通过华容道撤退的,但并没有伏兵。
孙刘也的确派遣人马追赶曹操,但没有起到作用。
曹操到达江陵后,担心由于赤壁失利,影响北方安定,就独自回到了北方。
安排曹仁、徐晃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驻守江夏,委任乐进驻守襄阳,满宠屯兵当阳。
从此看来,曹操尽管是赤壁失利,但荆州七郡中江北的南郡、南阳、江夏三郡,依然控制在自己手里。占据南郡、江夏郡是曹操这次南征实质性的收获。
荆州南四郡,赤壁之战前,曹操势力并没有染指;
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趁机南下,占据了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南四郡。
孙权抵挡住曹操的进攻,保持了东吴的继续存在,但在地盘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周瑜经过之后一年多的交战,驻守南郡的曹仁死伤众多,最终弃城撤走,孙权得到了南郡,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
周瑜把南郡的公安借给刘备,由关羽驻守。
至此,整个赤壁之战,算是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孙刘之间不断地摩擦。
但江夏一直在文聘的坚守下,掌握在曹操手里。
关羽多次进攻,也没有取得实质上的效果。
由于荆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各郡辖制各县地理形势复杂,三方势力犬牙交错,时有变化。
所以,这一时期的史料记载比较混乱,很难找到统一的具体资料。
这也是曹操在荆州北部重新设置襄阳郡、章陵郡,成为荆襄九郡的原因。
但从这个赤壁之战的前后状况来看,这整个战役的过程中,刘备集团还真没起到很大的直接的作用。
但南四郡被刘备占据,收获还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