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李世民对他亲爹的态度是真的不好,父子之间基本也就只剩下一点儿塑料情谊了。
史书是这么记载唐高祖李渊在玄武门之变以后的待遇的:“(李世民)尊帝为太上皇,徙居弘义宫,改名
古代皇帝与皇太子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以小人之心来揣测,抛开其他因素,天底下最希望皇帝早死的应该是皇太子,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也考验着帝王的心术手腕,对于唐高祖李渊来说,次子李世民给了他腾挪制衡的筹码,于是,太子建成据法统是未来君主,李世民封天策上将军权第一,帝王不专用人,父子兄弟时合时分,全在皇帝掌控中,可惜玩砸了,玄武门之变尘埃落定,李渊识时务的让出皇位,自居太上皇。
《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打败突厥,太上皇李渊宴请西突厥使者时,对太宗妻舅长孙无忌说,如今蛮夷归附,是古来未有的盛事。长孙无忌立即向太上皇敬酒,并呼千万岁。(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李渊高兴地说,有这个局面是李世民经营出来的,让他喝酒,太宗遂举杯祝父亲万寿,儿媳长孙皇后也进祝寿酒,其乐融融。但这只是伟光正的一面,还有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小节,从中可看出李渊的处境。
太上皇李渊退位后搬出太极宫,住在狭窄的大安宫内,大安宫原名弘义宫,是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劳,在武德五年兴建的,在宫城的西边。632年,监察御史马周上疏说,唐高祖居处狭小,恐被外国使节看到生非议。又说大安宫虽与李世民居处相邻,但太宗已经好久没有去省视请安了。还有一次,太宗径自去夏宫避暑时,李渊却被留在长安受热天的煎熬。待到635年李渊驾崩,唐太宗给他父亲建造的陵寝,却明显小于他为长孙皇后所建造的陵墓,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李渊一共做了九年太上皇,虽说衣食无忧,但是基本上应该没有人身自由,幼小儿子也与他住在一起,《旧唐书》说,唐太宗每天早晚派尚宫为太上皇送来美食,李渊的十八子李元名只有十岁,身边人嘱咐他说“见到尚宫,你应该施礼”。可见小心翼翼,谨小慎微。